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服务业发展规划(2008-2012年)的通知


  三是坚持服务生产和消费升级相结合。围绕一、二产业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服务业对工业、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工业、农业的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加快发展需求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消费类服务业,逐步实现服务业的增量升级。

  四是坚持改革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开展与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与交流,吸引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加快推进服务业跨越式发展。抓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重大机遇,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协作配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服务业发展的综合竞争力。

  (三)主要目标。到2012年,全省服务业总量实现倍增、布局相对集中、结构明显优化、功能大幅提升、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明显提高,成为优化全省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支撑。

  --力争经过5年努力,全省服务业投资达到5000亿元左右,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000亿元左右,使湖北成为中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平台,成为中西部地区现代服务业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建设78个重点现代服务业发展园区(集群),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培育5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服务企业和企业集团。

  三、服务业发展的空间布局

  今后5年,我省服务业发展,重点规划建设一个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两个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区、三个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带、四大消费性服务业板块。

  (一)一个现代服务业核心区。以武汉为中心,以武汉城市圈为依托,突破性地发展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吸引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向武汉合理转移和集聚。同时发挥武汉市的龙头作用,辐射带动黄石、鄂州、咸宁、黄冈、孝感、仙桃、潜江、天门8市以现代物流业和休闲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以金融保险业、信息业和现代物流业为突破口,重点建设21个服务业聚集区,将武汉建成全省乃至华中地区的金融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科教中心、人才中心。

  --建设2个金融聚集区。一是建设武汉王家墩中心商务区(CBD),在汉口建设大道形成金融产业聚集区;二是在武昌洪山广场周边建设金融总部聚集区。

  --建设2大信息产业园。一是以空间信息、嵌入式软件开发为特色的武汉光谷软件园;二是以数据库、信息安全软件产业为特色的汤逊湖软件园。

  --建设4大文化产业园(区)。一是以湖北日报报业集团为主体的楚天传媒产业园;二是以长江出版集团为主体的长江出版产业科技园;三是以江通动画、数字媒体和我省优秀网络游戏企业为主体的动漫游戏产业园;四是以武汉高校群为依托的珞珈创意产业园。

  --建设4大物流聚集区。一是以长江智能、省汽运、捷利、普洛斯、捷龙物流等大型物流企业为载体,以货物集散和中转为主要功能的舵落口物流聚集区;二是以临空经济为载体,在天河机场周边发展航空物流聚集区;三是以大宗物资集散为主要功能,建设阳逻物流聚集区;四是为东湖开发区、庙山开发区及江南地区制造企业和大市场群提供服务的关山物流聚集区。

  --建设6大核心商贸圈。巩固发展江汉路商业圈﹑中南商业圈﹑武广商业圈,加快建设街道口商业圈﹑徐东商业圈﹑光谷商业圈三大新兴商业圈。

  --建设3大观光休闲旅游区。一是以黄鹤楼和武昌首义园为重点,实施“两江、两山、四岸、四桥”综合开发,形成大滨江旅游区;二是以东湖风景区为核心,整合省博物馆、武汉植物园、地质大学博物馆等周边科教文化旅游资源,打通关联或毗邻的11个湖泊,并连接长江,将东湖地区打造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著名的湖泊旅游休闲品牌。三是建设武汉城郊游憩圈,开发黄陂木兰文化系列生态文化景区、东西湖石榴红村农家乐景区、蔡甸生态嘉年华等系列旅游产品。

  (二)两个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区。以襄樊、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为载体,以随州、十堰、荆州、荆门、恩施等城市为支撑,建设承接武汉核心区、辐射鄂西北和鄂西南的两个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区。重点支持现代服务业园区和与优势产业集群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服务企业或企业集团的服务业骨干龙头企业,壮大全省服务业的规模。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