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开展中小学生健康教育。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提供健康教育材料,当地教育部门组织中小学,在疫情处置期开展针对包虫病基本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将包虫病防治知识教育列入中小学健康教育活动内容。
3.对居民进行健康教育。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及时提供健康教育材料,通过中小学健康教育课发放宣传材料,以小手牵大手形式对当地居民家庭进行包虫病的基本防治知识宣传,养成饭前洗手、不玩狗的良好卫生习惯。
4.落实重点人群健康教育。
加强对屠宰人员的宣传教育,让屠宰人员掌握不用病变或不食用的家畜内脏喂狗、对病变和不食用内脏进行无害化处理等基本知识;对养犬户进行宣传,使他们懂得要定期给犬喂药驱虫、不用病变和不食用内脏喂犬、主动接受医务人员的检查和治疗等基本常识。
(四)病例的扩大搜索
1.存在疑似当地感染病例乡镇的扩大搜索。
在发生疫情的乡镇,每个乡镇采集不少于500名小学7-12岁学龄儿童微量血清(10-20ul),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筛查。血清学阳性者根据《包虫病诊断标准》(WS257-2006)进行B超影像学检查。
2.病例的扩大搜索。
(1)线索追踪调查:在疫情发生区域范围内,立即组织县(市)医院、乡镇医院的医务人员和防保医生以及村医生,开展包虫病疑似病例线索调查,对近5年来有线索的疑似病人,疾控机构要进行回顾性调查,发现的疑似临床病例,由省专家组通过B超影像学检查结合血清学??和上报。
(2)学龄儿童血清学筛查;疫情发生后,除发现病例的乡镇外,在县(市、区)随机抽取不同方位的5个乡镇,分别采集不少于200名7-12岁学龄儿童的微量血清(10-20ul),采用血清学方法进行筛查。血清学阳性者根据《包虫病诊断标准》(WS257-2006)进行B超影像学检查。
3.毗邻地区病例扩大搜索。
疫情发生地相邻的其它县(市、区),要组织县、乡镇两级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开展包虫病疑似病例线索调查。对近5年来有线索的疑似病人,由县(市、区)疾控机构组织开展回顾性调查,发现的疑似临床病例,由省专家组进行B超影像学结合血清学检测等方法进行验证,对验证的临床病例统一登记和上报。
4.其它地区病例核查。
省内其它地区,对网络直报的所有包虫病病例及时进行回顾性走访调查,确定是否为当地感染病例,确定感染来源,发现疑似本地感染病例按以上要求进行处理。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