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以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为重点,全面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推行水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规范和监督行政权力的行使,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长江非法采砂、侵占河道湖泊、污染水体、破坏水环境等水事违法行为,继续推进水利综合执法。
(五)切实加强对水利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强化组织保障。各地要把水利工作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相结合,将水利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严格目标考核制度,层层落实责任,细化分解任务,帮助协调解决水利建设、管理及改革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围绕当前水利建设中最紧迫、群众最关注的问题,认真分析研究、科学合理安排好年度水利建设计划,层层分解任务,落实责任制,迅速启动2009年度冬春水利建设,坚持做到前期工作到位、施工组织到位、资金落实到位。
2.增加投入,拓宽投资渠道。一是继续加大财政对水利的投入,确保按当年财力的规定比例用于水利建设,在财政资金的安排使用上继续体现示范引导作用,坚持多干多补,先干后补,以奖代补;二是继续收足用好防洪保安资金、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河道堤防工程占用费、水土流失防治费以及占用农业灌溉水源、灌排工程设施开发补偿费和水资源费等水利规费,认真落实土地出让金中15%用于农业土地开发、水利建设的政策;三是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因地制宜,积极引入市场机制,通过出让水土资源、产权制度改革等形式引导各类资金兴办水利工程;四是坚持走“水利为社会、社会办水利”的路子,通过挂钩部门、相关受益单位和个人筹资,并争取上级部门扶持的办法多方筹集建设资金。各地要积极开展调研,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为主-多元化投入机制。
3.加大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强势宣传发动,宣传水利建设的重要性和巨大社会效益,宣传水利建设中各地的典型工程和经验教训、先进事例和先进人物等,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水患意识,增强对水利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水利、支持水利、参与水利建设的氛围,引导农民按照“一事一议”、“民办公助”等形式积极投工投劳,激发全社会对水利投资的热情。
4.明确政策,加强督查评比。各地要及时研究农村水利建设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按照“鼓励先干,支持改革”的原则,制定激励政策和奖惩办法,推动农村水利建设全面深入开展。2009年度,市政府将组织有关部门定期对面上重点水利建设项目进行督查,并及时通报。各地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相关制度办法,组织相关部门对面上水利建设工作进行督查评比,以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确保年度水利建设任务顺利完成。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