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比较优势
1.区位优势明显。镇江市地处长三角,位于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上海、南京经济走廊的中心地带,交通优势极佳。市域内长江岸线269.7公里,其中深水岸线87.2公里,万吨以上深水泊位9个,特别适宜发展用水量大、物流大进大出、快进快出的化工产业。
2.发展基础良好。自1952年镇江联业电化厂成立以来,目前化学工业已发展成为镇江市支柱产业之一,形成了基础化工、精细化学品、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多产品体系,呈现出集聚发展的良好态势。镇江新区化工集中区于2004年1月获批为“国家火炬计划镇江沿江绿色化工产业基地”,目前已经具备较好的硬件环境,拥有日产5万吨自来水厂、日处理量2万吨污水处理厂和化工固体废物处理中心,一座2.5万吨级化工码头,年吞吐150万吨液体化工产品;化工专用碳钢储罐23个,储量共8.7万立方米;丁二烯球罐3个,容量达2000立方米;22万伏变电所一座、11万伏变电所三座,可进行双回路供电;热电厂一座,形成了150吨/小时、供应压力在1.0-3.0Mpa(G)的服务能力。
3.区域布局明确。按照集聚发展和化工行业专项整治工作要求,镇江市在丹徒高资、丹阳、镇江新区设立三个化工集中区和索普化工基地,为新的大型化工项目的引进、重点企业的做大做强和推动园区外化工生产企业入园进区、集聚发展提供载体。
(三)主要不足
镇江市化工产业仍然存在着规模偏小、链条偏短、产品结构和企业集中度偏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尚无百亿级大企业,规模以下企业数占到一半以上,化工集中区外企业数占到90%以上,高附加值产品少,缺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与创新能力的“小巨人”企业,优势产品延伸加工的深度和广度不足,污染治理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三、镇江市化工产业发展思路
(一)基本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进一步提升化工产业的层次和水平,努力在规模化、绿色化、高新化、专用化、集聚化上下功夫,推动和促进镇江市绿色化工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主要目标
1.促进规模扩张:进一步做大规模,力争年均增幅达20%,到2010年,镇江市绿色化工业年销售规模达到800亿元(其中基础化工板块200亿元、精细化工板块400亿元、生物化工板块100亿元),年销售超百亿元的企业2家以上;到2012年,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其中基础化工板块300亿元、精细化工板块500亿元、生物化工板块200亿元),年销售超百亿元的企业4家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