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六盘水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养牛业发展的意见

  (二)大力推广人工种草、饲料青贮及秸秆氨化技术
  进一步巩固现有草场,加大人工种草和天然草地改良工作力度,大力推广粮草、林草间作,充分利用退耕地种植优质牧草,利用冬闲田土种植一年生牧草,不断扩大人工草地面积,夯实养牛业发展的饲料基础。从2009年起,全市每年新增人工种植优质牧草4万亩以上。
  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技术,提倡秸秆过腹还田,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要以青贮、氨化饲料作补充,解决冬春季节草食牲畜饲料不足的问题。鼓励、支持养殖户(场)修建青贮、氨化池,购置青贮袋和铡草机械。
  (三)加大牛品种改良点建设力度
  加大牛杂交改良点建设力度,大力推广牛杂交改良技术,不断扩大牛杂交改良覆盖面,着力提高杂交牛比重。已建立的牛品改点,要加强管理,不断提高品改员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提高输配数和受胎率。新建的牛品改点要配齐配好品改设施和品改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牛品种改良点建设扶持政策和牛品改员的以奖代补制度,保障牛品改点和品改员队伍建设的稳定发展。落实能繁杂交母牛补贴制度,扶持养殖户(场)饲养能繁杂交母牛,增加能繁母牛数量,提高犊牛质量。从2009年起,每年新建牛杂交改良点26个,到2010年全市牛杂交改良点力争达到300个以上。
  (四)推行标准化饲养
  实行肉牛标准化规模饲养,是肉牛生产提质增效、提高肉牛商品率的重要措施。要积极扶持发展肉牛规模饲养场,引导农民或专业合作社建立肉牛养殖小区,改善饲养条件,完善防疫措施,提高肉牛生产能力和水平。从2009年开始,每年建设3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 20个。
  (五)推进产业化经营
  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有关政策措施,积极推行以“公司+基地+农户”、“协会+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为主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形成龙头企业或协会带动千家万户发展养牛业的格局。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带动作用大、技术水平高、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龙头企业。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还的原则,加快农民养牛专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建设,提高农民发展养牛的组织化程度。完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协会、专业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联接机制,逐步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使养牛户通过产业化经营得到更多的实惠。
  三、保障措施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