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江苏“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影响分析
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变化之快,令人始料未及。外部因素与内部压力交织一起,为“十一五”规划《纲要》的全面实施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
(一)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特点分析。
1.全球经济发展失衡加剧。全球经济失衡是近年来世界经济运行的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以美国巨额逆差和东亚地区及新兴经济体的大量顺差为主要表现的全球贸易失衡和国际经济体系失衡不断加剧。从2001年至2007年,美国、中东欧国家经常项目逆差不断扩大,到2007年,美国当年的逆差达7843亿美元。而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2007年顺差大幅增加,俄罗斯和中国外贸顺差分别达到1321亿美元和2622亿美元,积累了大量外汇储备。如果这些经济体的贸易顺差继续扩大,会因存在货币升值预期和高投资回报预期导致资本的加速流入,对全球经济都将产生巨大的冲击,也为当前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埋下了风险。
2.美国经济面临下行风险。自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打出一系列狠牌,连续7次大幅度降息,截至2008年6月底,利息率已从5.25%降至2%,较去年9月降低了325个基点;与此同时,为了增强市场流动性,通过各种途径向市场进行大量注资。目前全美房地产衰退仍在深化,消费者信心指数一路走低,信贷紧缩问题继续困扰美国经济。
3.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明显放缓。次贷危机不仅使美国金融系统和经济产生重创,而且影响迅速蔓延,很可能导致全球经济结束自2002年开始的上行周期。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主要靠消费拉动经济,次贷危机爆发后,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潜力消耗殆尽。尽管美联储多种措施应对,但美国经济增长仍大幅度放缓。据世界银行预测,2008年世界经济增长2.7%,比上年回落1.0个百分点。2008年世界贸易增长率也将从2007年的5.5%下降到4.5%,下滑已经成为定局。
4.国际金融市场激烈动荡。2008年伊始,花旗集团和美林证券报出的巨亏消息,大大超出了此前市场所有最悲观的预期,严重打击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欧洲等地股市先后出现历史上的最大跌幅。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以来的连续下跌,已使全球股市的市值蒸发5万亿美元左右,已超过2000年IT泡沫破灭的损失。目前,全球金融市场市值超过400万亿美元,是全球GDP总量的10倍以上。国际市场上每天的流动资金达2万亿美元,其中98%是四处投机的游资。
5.全球性通胀形势严峻。全球经济经历了5年的高速增长后,各主要经济体都进入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期。2007年国际原油价格由年初的49.9美元/桶一举突破100美元/桶大关,价格一年翻了一番。2008年上半年,油价连创新高,粮食危机越演越烈,大宗商品价格飚升,全球通货膨胀的形势已十分严峻,甚至超过次贷危机,成为2008年全球经济的最大挑战。目前发达国家普遍出现经济下滑、通胀率上升,53个发展中国家通胀率达到两位数,一些国家甚至发生社会动乱。
6.国内经济增速有所回落。2008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10.4%,比上年同期回落1.8个百分点,经济过热风险部分得到释放,从经济增长潜力看,这个速度并不低,基本与国家宏观调控预期目标相吻合。2008年全国夏粮产量达到12041万吨,比上年增产304万吨,增长2.6%,对于稳定市场物价起到较好的作用。工业生产增速减缓,企业利润明显回落。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2.2个百分点。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094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上年同期回落21.2个百分点。
7.国内通胀压力显现。近年来,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一改前几年平稳运行格局,呈持续攀升之势。2008年上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7.9%,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7.6%,涨幅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在当前形势下,通货膨胀预期仍然较强。随着人民币加速升值,国内出口增速有所回落。2005年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56%,2006年升值3.35%,2007年升值6.9%。进入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上扬,在4月10日之后,人民币汇率毫无悬念地进入了“6时代”。2008年上半年出口6666亿美元,增长21.9%,同比回落5.7个百分点。
8.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从需求结构看,国内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增长相对均衡,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高于往年。2008年上半年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之差同比缩小5.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二高一资”(高污染、高耗能、资源性)产品的生产增速回落,而高新技术制造业增速进一步加快,显示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积极成效。上半年,我国外贸结构也出现了积极变化,纺织服装、鞋类等传统大宗商品出口增长呈放缓迹象,但机电产品出口增势良好。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内外经济走势判断。
以上特点分析表明,全球进入通货膨胀期,宏观经济形势将更趋复杂、更具挑战性。横向看,中国经济发展势头当属最好,今后一个时期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纵向看,低成本、高增长的经济发展阶段已经过去,经济结构调整已是大趋势。
判断之一:世界经济增长在经历2-3年的“滞胀”期后将重回上升通道。就当前而言,虽然石油价格在迅速攀高后又大幅回落,但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仍未能得到根本消除。2008年下半年,次贷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将从投资领域逐渐扩展到私人消费领域,同时各国货币政策的重点从经济增长转向控制通货膨胀,这就决定了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全球经济增长仍是一个继续放缓的过程。但从未来发展看,世界经济有望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阶段,初步判断2010以后的几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可望逐年回升。
判断之二: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将继续蔓延或继续加深。近来美国次贷危机阴云再起,由于美国最大两家住房抵押贷款融资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陷入困境,很可能使美国次贷危机进入新的阶段,并可通过各种渠道对美国经济、欧洲经济乃至亚洲经济产生滞后性的负面影响。但长期看,次贷危机不会给世界经济带来致命打击,并可能自下半年起逐渐见底,预计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将小幅延续至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