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重点。
1.全面修复水毁工程。全省计划修复水毁工程3506处,重点修复冬季瓜菜基地及灌区卡脖子地段的水毁工程。
2.抓紧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本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期间,兴建698宗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新增供水能力8.38万吨/日。
3.加快水源工程建设。一是加快水库除险加固步伐,每个市县都要完成2宗以上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列入2008年计划的82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要全部动工建设。二是注重小型水源工程建设,完成年度抗旱机井建设任务。
4.继续加强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作。全省计划新增干支防渗渠道767.3公里。其中松涛大型灌区新增主要渠道防渗41.1公里,海口市南渡江引水中型灌区新增主要防渗渠道25.3公里。
5.大力推进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实施18个市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87宗,其中高效节水灌溉示范县5个。
6.高标准、高质量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全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涉及18个市县36个乡镇,受益农村人口93.49万人,改造中低产田35.34万亩,其中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4.62万亩,旱作面积1.36万亩。
7.全面修复水毁渠道和维护清淤灌区渠道。本年度全省计划维护清淤灌区渠道12829条18788公里。
8.加快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和农民用水户协会建设。2008年11月底完成全省水管体制改革各项规定任务,开展全省水管体制改革省级验收工作。计划规范组建93个农民用水户协会。
三、时间安排
(一)2008年10月中下旬,制定完成市县及省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召开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动员大会,统一部署。
(二)2008年12月上旬,召开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现场会。
(三)2009年1月中旬,组织全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检查评比。
四、主要措施
(一)讲求实效,科学规划。
各市、县要紧紧围绕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冬种瓜菜经济效益,保障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来制定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根据本地“十一五”发展规划和新的水利发展思路,总结近几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经验,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讲求效益的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制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方案。计划中要突出那些涉及“三农”热点问题以及社会关注、效益大、见效快的“民生水利”工程项目。在全面维修现有水利设施的基础上,加大渠道防渗配套的力度。有条件的地方要新建一些小型蓄水、引水、提水、集雨和排涝工程,不断提高抗旱和减灾能力。要统筹安排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冬种的时间,既保证工程进度,又不耽误冬种农时。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要继续贯彻连片供水的工作思路,重点建设乡镇、中心供水厂及管网,辐射农村。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必须贯彻“生态立省”的方针,正确处理水利建设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既要治水,又要注意规范人类自身活动,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要防洪,又要给洪水以出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大面积开挖的土石方工程要妥善处理废弃土及做好防护措施,在山区修建输水工程尽可能采用管道输水方式。
(二)加大投入,多渠道筹集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