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工作原则。
1.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围绕市场需求,加强对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增加花色品种、改进质量、提高效益、促进就业和扩大出口。
2.以企业为主体的原则。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落实企业投资决策自主权,通过制定规划、落实产业政策和标准,引导企业投资行为。
3.自主创新原则。完善自主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提高项目的技术含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避免低水平的规模扩张。
4.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的原则。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企业设计、制造、营销、管理信息化水平。
5.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严格技改项目节能审查评估,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污染、过度消耗资源的“两高一资”行业过快增长,促进节能环保,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三)任务目标。到2012年,全市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20%以上,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40%以上;主要工业企业装备居国内先进水平的比重达到70%,其中居国际先进水平的达到32%;制造业在规模以上工业中的比重达到90%,其中装备制造业比重达到3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改善;全市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达到18个,总营业收入1000亿元;中国名牌达到10个,山东名牌达到 100个,中国驰名商标达到10件,省著名商标100件;节能减排在全面完成“十一五”目标的基础上取得新进展。
三、工作重点
围绕工业发展“新、特、优”,抓住重点领域、龙头产品、关键环节,追踪国际国内先进水平,加强技术创新,加快技术改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特色产业集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一)围绕“新”, 重点发展光伏、生物工程、新材料、精细化工、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设备、矿山设备及再制造、纺织染整装备制造、船用剪板设备制造等产业和产品。紧紧抓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进步这个关键环节,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具有时代先进水平的新产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再造工业发展的新优势。
1.大力培育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为企业技术改造凝练一批新项目。以产学研为纽带,围绕基础研究创新、应用研究创新和开发研究创新形成完整的创新链。以企业为主体,推动社会创新资源在企业的有机组合,整合知识、成果、理念、人才、设备、资金、信息、市场等各创新要素,形成企业自主创新的强力支撑。积极推进国内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继续加强与国内各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全面合作,搭建合作创新平台,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所需为目标,加大研究开发有市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和产品,为企业技术改造凝练一批新项目。通过产学研结合,围绕我市工业发展需求开展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着力突破制约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在重点领域和优势行业掌握一批核心技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成果转化中的主体作用,切实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升我市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