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合肥市委、合肥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的实施意见


  2、提升骨干企业创新能力。在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骨干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组建具有国际水平的实体性产学研战略联盟,新建一批市级以上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积极支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国家级研究中心,重点支持中电集团38所、合工大联合江汽集团申报国家汽车电子工程研究中心,科大讯飞、中科大、合肥微软技术中心申报国家语音及语言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积极引进国内外大集团、大公司在肥建设区域性研发机构。到2012年,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达到200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中80%建立企业技术中心。

  3、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深入推进品牌战略,在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等支柱产业和电子信息、软件服务、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较高国际知名度、较强市场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实施技术标准战略,支持重点骨干企业和科研所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2012年,专利授权数达到2200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420件,拥有中国名牌产品20个、中国驰名商标16个。

  (三)创新人才集聚工程

  1、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围绕产业发展和重大工程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性技术问题,组织科技人才进行攻关,组建产业和技术创新团队。探索创新型教育模式,建立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整合全市职业教育资源,积极引进优质职教资源,组建合肥职业教育集团,打造全国性的职业教育基地。引导在肥高校调整办学思路,围绕产业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实用人才培养。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到2012年,全市科技活动人员达到6万人。

  2、着力引进创新型人才。结合重大科技、产业项目的引进和建设,采取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引进等方式,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来肥创新创业。实施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5年内引进500名左右的创新创业人才。实施千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5年内吸纳1000名左右海外留学人员和外国专家来肥创业服务。启动“121”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推进“511”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训工程。开辟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消除人才引进特别是境外人才引进的制度障碍。

  3、加强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建设。以市场化、职业化和专业化为重点,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积极稳妥地在国有企业中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对国有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全面实行聘任制、任期制、经营目标责任制和年薪制。加快职业经理人市场建设,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企业家队伍,发挥企业家在自主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设立企业家服务机构,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创新能力培训。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