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服务经济。一是要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力度,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围绕全市促进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大力支持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扶贫开发水平提高,全面促进农民增收。二是要加大对工业发展的信贷支持,以落实全市“工业强市十大行动计划”为契机,重点支持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铝冶炼加工、装备制造、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制药、电能产业、盐化产业等行业和企业。三是认真落实金融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并结合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的地域、行业和规模等特点,与企业建立务实、长期的银企合作关系,从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特点出发,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特点,开发适合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产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和中小企业不断壮大。
(三)关注民生。要创新金融促进就业的金融产品,以贯彻落实《
就业促进法》为契机,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的发放。积极参与信用社区创建工作,利用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做好创业项目贷款等工作,充分发挥“小额贷款+创业培训+信用社区建设”的机制优势。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助学贷款。加强与教育、财政等相关部门的配合,协调解决助学贷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营造有利于助学贷款业务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
(四)强化服务。要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努力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要围绕消费者需求创新产品及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金融产品和更好的金融服务,最大限度满足金融消费者的合理需求。保护消费者权益,妥善处理消费者提出的投诉和建议,努力为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
(五)优化结构。要高度重视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在经营管理中确保经营战略、政策和程序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的要求,严格审查融资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不得以降低环境标准作为业务竞争手段。从严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贷款,停止或者压缩对生产能力过剩、技术落后、不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大对节能环保领域的信贷支持,推动产业升级,加快技术改造,促进企业由高耗能、高耗材、高污染向节能、环保方向转变,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信贷等金融工具支持客户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引导和鼓励客户增强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