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有关工作要求
(一)认真分析市场形势,切实组织做好2009年度财务预算管理工作
今年以来,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企业经营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成本压力持续增加,资金普遍趋紧,经营风险加大。各出资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分析和预测国际国内市场形势,充分估计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各种不利因素对企业生产经营的持续影响,提高前瞻性和预见力,兼顾规模、效益、质量与风险的平衡,科学预测和确定年度经营目标,强化预算管控;认真总结以前年度财务预算工作经验,进一步加强预算工作组织领导,明确职责权限,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健全预算组织工作体系,落实预算管理责任,规范预算编制方法与流程,积极推动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的结合,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加强预算执行的跟踪评价与奖惩约束,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引导与控制作用,努力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二)强化成本费用的预算控制,努力拓展盈利空间
由于能源、原材料等价格持续大幅波动,资金及人工成本上升,企业的盈利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各出资企业2009年预算管理工作要重点突出成本费用的预算控制。认真组织实施全员、全要素、全过程的成本费用预算管理体系,积极挖掘内部潜力,大力开展增收节支、降本增效工作;推进实施精细化管理,细化各项成本费用开支定额标准与预算控制目标,尽力压缩成本费用的预算规模,严格控制预算外开支,经营效益下滑的企业,不得扩大可控费用的预算规模;落实成本费用预算控制目标与责任,强化成本费用的硬预算约束,加大成本费用预算执行的跟踪监督与考核奖惩力度;积极推行集中采购、定额管理、供应链管理和重要资源集中管理等管理方法,保障各项成本费用预算控制目标的有效执行,努力拓展盈利空间。
(三)切实加强资金预算管理,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国家实行从紧货币政策以来,企业资金头寸普遍趋紧,融资难度不断加大,加之国际金融市场持续动荡等因素,巩固资金链、防范财务风险是企业财务工作重中之重。各出资企业要高度重视资金预算管理,进一步细化资金预算安排,科学预测年度资金收支与余缺,统筹规划生产经营与投融资活动的资金供求,坚持量入为出,不留缺口,稳健理财,谋求长期的资金动态平衡。优化融资结构,创新融资方式,增强资金保障能力,资产负债率偏高、存在较大偿债压力的企业,应当适当压缩金融债务预算规模。充分考虑资金承受能力,合理安排资本性支出规模与结构,严格控制资金来源未落实、投资前景不确定、不符合主业方向的投资预算,严格控制短贷长投。加强存货和应收款项的预算管控,重新评估客户信用,加强赊销额度的预算控制,落实清理催收责任,加快资金周转。合理安排集团内部担保规模,严格控制对外新增担保预算。审慎安排股票、期货等高风险业务的预算规模,加强高风险业务预算执行的及时跟踪和风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