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建立风险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行以风险管理为中心环节的现代检验检疫监管制度,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平台。制定检验检疫分类管理办法,实施快速验放通关措施。大力推进出口食品农、产品区域化管理工作,从源头上保障我省出口食品、农产品的安全。
七、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综合监管
20.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切实抓好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查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工作,全面督导检查以革除陋习为目的“面及面制品、农村群体性聚餐活动”专项整治,豆制品专项整治、肉制品专项整治和游景区景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协调部门间的配合,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推进综合执法和联合执法,消除监管盲区,形成统一、协调、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按照规定统一发布食品安全信息。
21.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切实运用“双评”(食品安全隐患评估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绩效评价)机制,认真组织开展对本区域食品安全隐患的调查研究、抽检评估。通过绩效评价,进一步强化对问题环节、问题企业、问题品种的整治与监管,确保取得实效。
22.扎实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以加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建设为核心,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加大失信惩戒力度。综合抓好食品安全制度规范、管理服务系统与运行机制建设,把企业食品质量安全状况作为衡量诚信水平的重要指标;建立健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质量档案和食品安全监管信用档案,加快建立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征集、评价和披露制度,把假冒伪劣食品的非法制售企业列入“黑名单”,向社会曝光,加大开展食品安全诚信承诺公示活动;加强监管部门责任感,增强企业的自我约束力,加大社会监督力度。
23.切实加强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制定和完善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发生重大突发食品安全事件要按照规定及时报告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确保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得到及时、快速、科学、有效的处置,最大限度减少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
八、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24.扎实开展食品安全知识“五进”(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景点)活动。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有效机制,使各级政府每年开展的两次宣传周、监管部门开展的宣传月和新闻媒体的日常宣传活动发挥应有的作用。要通过开展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宣传我市食品安全整治与监管工作成效,适时曝光食品违法典型案件,震慑违法犯罪,形成正面舆论引导,使农民群众了解科学种植养殖、安全使用农药兽药等农畜产品安全生产基本常识;使中小学生增强食品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使社会公众了解食品原料、储藏、制作、烹调等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增强辨假识劣的能力,养成科学的饮食和良好的消费习惯,树立科学的饮食观念,保持健康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