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鹤壁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二)编制原则
1 .结合实际,做好衔接。要做好与省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的衔接,综合考虑省应急体系在豫北地区的布局,结合鹤壁实际,着力解决应急工作中最实际、最紧迫的问题。
2 .完善机制,强化支撑。坚持软件、硬件建设并重,加强应急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不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统筹规划一批应急体系建设重点项目,为应急预案的实施提供支撑。
3 .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以科学发展观指导规划的编制工作,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中长期发展需求,立足现实,放眼长远,对应急体系建设作出总体部署。同时,根据现实需要和实际能力,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妥善处理整体与局部、近期和长远的关系,做到因地制宜、切实可行。
4 .整合资源,突出重点。充分利用现有存量资源,挖掘潜力,提高效率,实现资源共享,节约建设资金,避免重复建设,注重工作实效。
5 .平战结合,预防和处置并重。努力构建公众服务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应急处置和应急常态化管理的结合,避免资源的闲置浪费,全面提升政府的服务社会能力。
四、内容和框架
(一)应急体系现状
1 .现有应急体系基础。
2 .薄弱环节。
3 .面临的形势。
(二)指导思想、建设原则和建设目标
1 .指导思想。
2 .建设原则。
3 .建设目标。
(三)主要建设任务
1 .监测预警系统建设。
2 .信息与指挥系统建设。
3 .应急队伍建设。
4 .物资保障能力建设。
5 .紧急运输保障能力建设。
6 .通信保障能力建设。
7 .恢复重建能力建设。
8 .科技支撑体系建设。
9 .培训与演练体系建设。
10 .科普与宣传体系建设。
11 .应急管理示范项目建设。
(四)重点项目建设方案
每个重点建设项目应包含以下内容:
1 .必要性。
2 .项目内容。
3 .主要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