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教学跟进式指导制度的意见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教学跟进式指导制度的意见
(鲁教基字〔2008〕24号)


各市教育局:
  为全面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小学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切实加强对中小学各学科教学的管理与指导,必须有效发挥学科教学改革定点联系学校的示范带动作用和骨干教师的专业指导作用,加强对中小学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的跟进式指导。为此,决定在全省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教学跟进式指导制度。
  一、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教学跟进式指导制度的意义和目标要求
  我省在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和深化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迫切需要加强对教师的在岗培训和指导,加强对学校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的研究和管理,加强对学科教学与评价行为的监控和引领,及时研究解决中小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这迫切需要加强对课程实施和教学全过程的跟进式指导。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教学跟进式指导制度,是完善我省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我省基础教育事业的健康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
  建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教学跟进式指导制度,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中小学课程方案及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提高全省中小学各学科课程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质量为宗旨,注重教学过程的跟进研究和引领,把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目标要求落实到日常教学过程之中。要通过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科教学改革定点联系学校和骨干教师团队的共同努力,形成新型的教学研究和不间断的教学过程指导机制,切实促进教研方式、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全面提升中小学各学科教学水平。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学科教学跟进式指导制度的基本内容
  (一)建立中小学学科教学改革联系学校。省、市、县(市、区)教研部门都要建立学科教学改革联系学校。学科教学改革联系学校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和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定,积极开展学科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针对教学中亟待研究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究,提出建议,并完成有关研究课题。要根据学校所在地分布情况,推荐有代表性、有积极性的学校作为联系学校。要合理分配规范化学校和一般学校名额,重视乡镇、农村学校的参与。
  (二)组建学科骨干教师团队。各级教研部门都要建立旨在指导教学改革的学科骨干教师团队。骨干教师团队的职责是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关于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政策规定,积极开展教育教学创新,在教研部门的组织下,参与对全省或本地区教学的跟进式指导,并完成其他有关任务。骨干教师是教学改革的实践者和研究者,同时又是教学改革的指导者。骨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指导能力,在教学和教研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建立科学的学科教学改革跟进式指导工作机制。各级教研部门和教研员要定期与学科改革联系学校进行联系沟通,到学校开展调查研究并指导教学改革。联系学校要根据有关规定,系统开展课程、教学和评价等方面的研究,及时提供课程、教学和评价实施案例。教研员要率领本学科骨干教师团队,系统研究所任学科的教学计划、教学设计以及教学评价方案等,并做好对教学的跟进指导。跟进指导的方式主要包括:根据我省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指导各学科教学改革联系学校,全面实施国家课程方案和相应的教育教学制度;定期深入课堂进行研究指导;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重点难点问题提出即时解决方案;定期到指定的网站与广大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互动交流;利用通讯、简报等形式报导各地教学动态,传播成功的教学经验等。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