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尽快修复越冬设施,努力提高畜棚利用率。畜棚和日光节能温室不仅是我省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提高农牧业效益的重要基础,更是冬春季节抗击雪灾等自然灾害的重要保障。年初全省发生冰冻雪灾,造成大量牲畜死亡,大多数是没有畜棚或设施条件较差牧户的牲畜。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畜棚建设,尽快组织人力深入村户,对畜棚、日光节能温室等越冬设施破损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督促和帮助群众尽快修复,及时排除安全隐患,防止畜棚倒塌,提高暖棚利用率。要督促建设单位,加快新建牲畜棚圈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尽早投入使用。农牧部门要切实加强畜棚、日光节能温室等设施管理技术和方法等的指导,引导群众安排好生产母畜、幼畜和瘦弱畜的畜棚,加大补饲力度,提高抗寒防病能力。
四、抓好冬季畜牧业生产,切实提高经济效益。各地农牧部门要组织选派技术人员深入到户,服务到圈,指导牧民群众搞好饲放管理,努力提高仔畜成活率和牲畜总增率,为全年畜牧业丰收奠定基础;青南牧区要结合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项目,把生态建设与防灾保畜工作结合起来,切实把休牧、禁牧和减畜措施落到实处,解决超载过牧问题;认真做好牲畜的抓膘、配种和复壮工作,有条件的地区要多配冬羔,以利明年的羔羊生产;要有计划地适时对生产母畜和瘦弱牲畜进行补饲。要认真做好重大动物疫情预警预报和应急处理工作,强化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加强产地检疫和流通环节监管,防止重大动物疫情发生。青南地区要继续抓好牲畜出栏出售工作,入冬前要采取有效措施,下决心将老、弱、病残畜和公羔、公犊及时出栏,减轻草场压力,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五、加强灾害防范,努力增强应对能力。目前,我省正处暴雪、寒流、霜冻等极端天气发生阶段。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对暴雪、寒流、霜冻等灾害防范工作提前做出周密的安排部署,确保农牧业生产安全。气象部门要加强灾害性天气的实时监测和预报预警,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天气变化趋势、预警信息和防灾避灾知识,提醒公众和相关部门及时防范和应对。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切实做好地质灾害、环境污染、公共卫生、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安全防范工作,防范次生灾害的发生。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应急值班工作,落实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灾情信息及时上传下达。若发生灾情,要及时启动灾害防范应急预案。同时,各地和有关部门要搞好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认真开展试点,有效减轻广大农牧户因灾造成的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