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实施人才强教工程,建设高素质干部教师队伍
16加强师德建设,培养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情感和责任意识。深入开展“敬业爱生,为人师表”主题教育活动,大力表彰宣传优秀教师事迹。完善师德考核制度。禁止教师有偿家教,将教师是否参与有偿家教纳入对教师考评考核或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认真落实山东省《班主任工作条例》,深入推进班主任全员培训,逐步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津贴水平,充分发挥班主任教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加强教师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指导,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17以农村教师培训和名师、骨干教师培训为重点,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启动青岛市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行动计划,开展新一轮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实施“农村教师培训扶助计划”,全面提升农村镇以下中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每年新增教师数不得少于教师自然减员数,新增教师应大部分分配到农村乡镇以下中小学任教。推进“青岛名师培养计划”,加强名师以及骨干教师的培养,重视发挥名师资源优势和辐射带动作用。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工作,建立城区教师到农村支教补贴制度,加大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教师职务评聘和评优的倾斜力度。将幼儿教师培训纳入当地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提高幼儿园园长、教师素质,培养一批专家型园长和骨干幼儿教师队伍。
18加强干部培训工作。进一步完善包括任职资格培训、在职提高培训、专题培训、骨干校长高级研修培训等内容的层次分明、体系完整的干部培训制度。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促进城乡之间校长队伍的均衡发展。实施“名校长建设计划”,培养一批专家型、创新型、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骨干校长。各中小学要按照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干部教师培训费。加强高水平干部培训和教师培训基地建设。
六、加强领导,创造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
19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各级政府要建立素质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和协调解决实施素质教育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订推进本行政区域素质教育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步骤,建立素质教育工作考核制度。在领导干部中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不下达中考、高考升学指标,不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和教师队伍的唯一标准。新闻媒体不炒作高考、中考状元和升学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