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异型钢伸缩缝的梁端预埋钢筋目前采用的门形预埋筋形式不妥,建议作进一步研究。
14.桥上混凝土护栏的形状可否考虑采用镂空的形式,请与有关部门联系。
15.桥面连续结构在主线的应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16.建议通过物探,在进一步探明溶洞分布的前提下,研究采取群桩浅基础形式的可能性。
(四)隧道
1.梅家坞等四座隧道洞口线形不满足“3S”要求,建议适当调整或采取其他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2.隧道复合路面结构沥青面层与水泥混凝土基层之间应设置粘结防水层,并按沥青路面设计规范执行。
3.建议抓紧做好隧道机电工程设计,完善土建工程中有关预埋件等内容。
4.隧道路面结构层下排水方案,建议根据地下水量大小,对中心排水或两侧排水作进一步研究。
5.桃园隧道右洞长度超过500米,建议设一处人行横通道为宜。
6.部分隧道存在断层带及局部涌突水等不良地质状况,建议补充施工时超前地质预报的具体方案,并应重视施工中的监控量测反馈结果,加强动态设计。
(五)路线交叉
1.建议补充说明现有兰亭互通(兼预留兰亭枢纽)方案和萧山通道与绍诸高速公路交叉的预留兰亭枢纽间的关系。
2.建议对绍兴互通与绍兴服务区间距小于设置预告标志要求、采用辅助车道相连接的方式进行安全性评价。
3.平水互通连接线宽度标准与初步设计批复不一致,建议补充说明调整依据。
4.建议互通区匝道最大超高按照6%控制,并对互通分、合流端部的超高设置作进一步核查,提高行车舒适性。
5.由于互通区分岔匝道桥宽度变化大、结构受力较复杂,建议对此桥梁上下部结构设置作进一步分析、核查图纸,确保结构受力合理。
6.枢纽互通区跨线匝道桥形式较多,美观度不足,部分结构经济性偏低,建议按照交通部“典型示范工程”要求,进一步优化、统一上下部结构形式和外形尺寸,体现“安全、美观、经济”的思路。
7.建议对全线通道设置位置和净空要求作进一步核查,与地方取得一致意见,便于工程顺利实施。
(六)其他
1.建议进一步核查、完善三改工程设计,注意施工期的实施安排。
2.建议补充、完善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篇章内容,把环境保护评价和水土保持评价中的有关内容列入施工注意事项中。
3.建议核查K52+905等处通道净空要求,完善被交线排水设计。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