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加快景区(点)通讯建设。由市移动公司、电信局、联通公司负责,对已开发并接待游客的名牌景区(点)和重点景区(点)于2009年4月底前全部开通移动、C网和联通用户电话。
3、加快景区(点)配套工程建设。由各县(区)政府负责,于2009年4月底前完成已开发并接待游客的名牌景区(点)和重点景区(点)的供电、排水、防洪、堤坝、绿化及游道、观景亭、标志牌、公厕等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并保质保量完成省列星级厕所建设任务。
4、加快宾馆饭店建设。由各县(区)政府负责,继续在各县(区)县城建设一批宾馆饭店,力争明年在宾馆饭店建设的质量档次和进度上有大的突破。武都、成县等8县(区)每县要建成5个以上星级宾馆,两当县要建成3个以上星级宾馆。同时,要按照“生态、休闲、度假”的发展方向和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大力发展度假经济,在主要景区(点)建设一批绿色生态型的别墅和休闲度假村。
5、加快景区(点)导游队伍建设。由各县(区)政府负责,2008年底前对已开发的景区(点)全部配齐导游,并通过培训持证上岗,全面做好导游服务工作。
6、加快景区(点)文化包装。由市旅游局牵头,各县(区)政府配合,于 2008年底前根据专家学者和文学艺术人才对全市名牌景区(点)和重点景区(点)的踏勘观摩,修编导游词,进行全方位的文化包装。
7、积极推进旅游信息化建设。通过现代化手段及时掌握各类旅游信息和动态,积极开发陇南旅游信息查询系统软件,为游客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全市主要景区(点)和宾馆饭店力争在2009年10月底前建立起旅游信息查询系统。
三、坚持实施精品战略,着力打造旅游品牌
1、加快A级景区创建步伐。康县阳坝、宕昌官鹅沟要努力创建5A级景区;文县天池、成县鸡峰山、宕昌哈达铺、礼县秦西垂博物馆及秦西垂陵园景区、徽县三滩、两当云屏三峡景区要加快开发建设进度,积极创建4A级景区;文县白马河民族风情与生态旅游景区、白水江动植物博物馆、西和晚霞湖、礼县祁山武侯祠、秦皇湖、康县白云山森林公园、两当黑河森林公园、张果老登真洞景区要积极创建3A级景区;其它景区要创造条件,积极创建2A级景区。市旅游局要积极做好申报、评审工作。
2、全面实施精品战略。在打造精品景区(点)的同时,各县(区)要依托独特的工农业旅游资源,围绕铅锌开发、黄金冶炼、白酒酿造、花椒、油橄榄、核桃、茶叶、银杏等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工农业旅游示范点,2008年底前力争创建10个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推出一批星级农家乐。各旅游企业也要围绕创建名牌饭店、名牌度假村、名牌旅游商品、名牌餐饮、名牌休闲娱乐企业,努力打造陇南特色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