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卫生局关于印发《深圳市卫生局非行政许可审批和登记实施办法》的通知


  (六)临时申报的项目,除上述条件外,尚需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两院院士主讲的项目;

  2.国家级学术期刊主编以上人员主讲的项目;

  3.海外留学归来的博士或教授主讲的项目;

  4.其他和上述主讲人水平相当的专家主讲的项目。

  法律依据:《深圳市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及本实施办法。

  五、申请材料

  (一)《深圳市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表》(原件2份,由申报单位主管领导出具意见、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

  (二)申请临时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还需提供主要授课教师简介。

  法律依据:《深圳市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及本实施办法。

  六、申请表格

  《深圳市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表》(附表),该表格可在深圳市卫生局网站(http://www.szhealth.gov.cn)上免费下载。

  七、审批申请受理机关

  深圳市卫生局(深圳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

  法律依据:《深圳市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及本实施办法。

  八、审批决定机关

  深圳市卫生局(深圳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

  法律依据:《深圳市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及本实施办法。

  九、审批程序

  提交申请材料--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审批--公布。

  十、审批时限

  自受理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

  法律依据:本实施办法。

  十一、审批证件及有效期限

  深圳市卫生局以文件形式一揽子公布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名单。审核批准的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有效期限为1年。

  法律依据:本实施办法。

  十二、审批的法律效力

  获得批准的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应由项目主办单位按申报时所列条件,如期、足学时举办,方可按规定授予市级继续医学教育Ⅱ类学分。

  法律依据:《深圳市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申报、认可办法》及本实施办法。

  十三、收费

  无。

  十四、年审或年检

  无。

  附表

项目编号



深圳市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申报表

  项目名称

  所在学科(二、三级学科)

  申报单位

  申报日期

  填表说明

  一、本申报表所列内容必须实事求是,逐项认真填写,不要漏填,表达要简单、明确。

  二、申报表填写内容须用A4纸打印,一式两份。

  三、申报表须按规定程序要求、经各单位主管领导或市医学会主管领导签署具体意见,并盖公章后,如期上报深圳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过时不予受理。

  四、若表内填写不完,可用同样大小的纸续写。

  五、申报表填写具体要求如下:

  (一)申报表填写思路:

  1.体现本申报项目在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上的新颖性;

  2.分析本申报项目的培训目的与需求;

  (二)教学对象须符合该学科的继续医学教育对象要求。

  (三)项目举办方式有:学术讲座、学术会议、专题讨论会、研讨班、讲习班、学习班等。

  (四)教学时数为实际授课时数,不包括报到、开班典礼等与教学无关的时间。

  (五)学分计算方法:按每5学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学时授予1学分。

  六、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编号说明

  (一)组成:

┌─┬─┬─┬─┬─┬─┬─┬─┐
│ │ │ │ │ │ │ │ │
└─┴─┴─┴─┴─┴─┴─┴─┘
 \ / \ /  \ / \ /
  ⑴   ⑵    ⑶   ⑷

  1.年份的后两位数字;

  2.二级学科分类代码;

  3.三级学科分类代码;

  4.项目数字号码。

  例:2007年普通外科的第6个项目编号为:

00

77

00

44

00

11

00

66


  申请者只需填写年份后两位数及二、三级学科代码,项目数字号码在获准后由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编号。

  (二)说明:

  需准确填写申报学科代码。

  (三)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科分类及代码:

代码

学科名称

代码

学科名称

01-

基础形态

06-

儿科学

01-01-

组织胚胎学

06-01-

儿科内科学

01-02-

解剖学

06-02-

儿科外科学

01-03-

遗传学

06-03-

新生儿科学

01-04-

病理学

06-04-

儿科学其他学科

01-05-

寄生虫学

07-

眼、耳鼻喉学科

01-06-

微生物学

07-01-

耳鼻喉科

02-

基础机能

07-02-

眼科学

02-01-

生理学

08-

口腔医学学科

02-02-

生物化学

08-01-

口腔内科学

02-03-

生物物理学

08-02-

口腔外科学

02-04-

药理学

08-03-

口腔正畸学

02-05-

细胞生物学

08-04-

口腔修复学

02-06-

病生理学

08-05-

口腔学其他学科

02-07-

免疫学

09-

影像医学学科

02-08-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09-01-

放射诊断学

03-

临床内科学

09-02-

超声诊断学

03-01-

心血管病学

09-03-

放射肿瘤学

03-02-

呼吸病学

09-04-

影像医学其他学科

03-03-

胃肠病学

10-

急诊学

03-04-

血液病学

11-

医学检验

03-05-

肾脏病学

12-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03-06-

内分泌学

12-01-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03-07-

神经内科学

12-02-

营养与食品卫生学

03-08-

传染病学

12-03-

儿少卫生与妇幼卫生学

03-09-

精神卫生学

12-04-

卫生毒理学

03-10-

内科学其他学科

12-05-

统计流行病学

04-

外科学

12-06-

卫生检验学

04-01-

普通外科学

12-07-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其他学科

04-02-

心胸外科学

13-

药学

04-03-

烧伤外科学

13-01-

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学

04-04-

神经外科学

13-02-

药剂学

04-05-

泌尿外科学

13-03-

药物分析学

04-06-

显微外科学

13-04-

药事管理学

04-07-

骨外科学

13-05-

药学其他学科

04-08-

肿瘤外科学

14-

护理学

04-09-

颅脑外科学

14-01-

内科护理学

04-10-

整形、器官移植外科学

14-02-

外科护理学

04-11-

麻醉学

14-03-

妇产科护理学

04-12-

皮肤、性病学

14-04-

儿科护理学

04-13-

外科学其他学科

14-05-

护理其他学科

05-

妇产科学

15-

医学教育与卫生管理

05-01-

妇科学

15-01-

医学教育

05-02-

产科学

15-02-

卫生管理

05-03-

妇产科学其他学科

16-

全科医学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