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加强病虫害防控。坚持“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和“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强化重大病虫草害防控工作,切实减少小麦生物灾害损失。要及时监测病虫草害发生动态,准确预报发生趋势。根据病虫草害发生形势,提前制定重大病虫草害防控预案,科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通过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开展统防统治,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
(四)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要以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为载体,以土壤养分构成和作物需肥规律为基础,以小麦“百千高产攻关”产量目标为指标,制定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方案;要围绕测土、配方、配肥、供肥和施肥等基本内容,为项目区确定施肥数量、选择肥料品种、施肥时期和改进施肥方法等提供技术服务,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果。
(五)推进机械化生产。各地要在项目区及所在县(市)内,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提高小麦生产作业效率和种植效益。大力推广农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机械深耕、机械化精量播种、联合收获、节水灌溉等重点农机化技术,努力提高小麦生产的综合机械化水平,提升农业生产的科技贡献率;加强配套农艺措施的研究与推广,促进农机与农技有机结合,加快农机推广普及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
四、工作要求
(一)三级联创,以县为主。小麦“百千高产攻关计划”实行市、县、乡三级联创,以县为主的原则。市农业局根据本实施方案,分解任务,督促指导工作的落实,并组织开展经验交流、舆论宣传和表彰奖励等工作。各县(市)要制定本地小麦“百千高产攻关计划”的具体实施方案,并抓好落实。乡(镇)农业部门要积极配合县(市)农业部门做好工作。
(二)严格管理,规范运作。各县(市)要组织专家从田块选择、创建标准、技术方案、组织管理、目标任务、责任分工、督查制度、考核细则、奖励办法等方面制定小麦“百千高产攻关计划”的标准与操作规程。同时,建立活动档案,实行专人负责,明确行政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做好百千方技术数据的记载和工作记录。每个百千方要设立标牌,注明创建单位、工作责任人、技术负责人、产量目标、品种名称、技术要点等内容,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小麦“百千高产攻关计划”扎实开展。
(三)集约资源,合力推进。集中各涉农单位专业人才资源,积极投入到小麦“百千高产攻关计划”各项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增强小麦高产创建科技力量;集约重大项目资源,要把小麦“百千高产攻关计划”同良种补贴、优粮工程、农机具补贴、科技入户、植保工程、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治、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结合起来,使之向小麦“百千高产攻关计划”倾斜。同时要把小麦“百千高产攻关计划”与农业综合开发结合起来,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都要建立小麦“百千高产攻关”示范田。
(四)科学选址,示范推动。各县(市)要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考察评估论证,选择的小麦“百千高产攻关”方应具有区域代表性强、基础条件好、产业体系健全、基层政府重视、农民参与积极性高、产业化带动能力强等优势。最好实行以行政村为单位整建制实施,集中连片、形成规模,方便农民观摩学习,扩大宣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