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营造互联网企业创业、创新氛围,优化服务,优先吸引互联网人才来渝创业。鼓励支持重庆市电子商务协会、重庆市网站联盟等单位开展大学生互联网创业大赛等活动,对优胜者鼓励其在渝创业,政府给予创业资助。
2.成本分摊机制。
(1)积极协调电信运营商,降低互联网企业网络接入、服务器托管、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等费用,改善互联网企业基本生存环境。
(2)对入驻互联网产业园、互联网产业街和孵化中心的互联网企业,通过政府补贴一点、产业园区补贴一点、电信运营商收费降低一点的措施,降低互联网企业运营成本,提高我市互联网企业市场竞争力。
(3)对入驻互联网产业园、互联网产业街和孵化中心的互联网企业租用的研发、办公和生产用房,由入驻园区给予1―5年的房租减免优惠。
3.市场监管机制。
(1)积极研究完善互联网企业合理的准入条件,创造条件、降低准入门槛,鼓励更多企业参与互联网产业,推动互联网产业链的发展完善。
(2)建立互联网企业诚信认证制度,建立“诚信企业”档案,开辟诚信企业绿色通道,塑造我市互联网诚信品牌。
(3)加强对互联网产业市场的监管,开展互联网站清理整顿工作,依法查处擅自经营或超范围经营互联网信息服务的经营性网站和未备案的非经营性网站,依法惩处传播有害信息的网站。
(4)通过实践摸索制定具体有效的措施,积极维护普通社会公众使用互联网进行网上支付、网上购物等交易活动的相关权益,促进互联网产业健康、快速地发展。
4.产业服务机制。
(1)建立政府引导、行业协会带动、园区协调配合的行业管理与服务的新体系。建立行业管理中心,形成产业服务和政企联动机制,解决我市互联网产业发展中出现的瓶颈问题。
(2)建立和完善互联网产业统计制度,及时为行业主管部门预测、监督、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鼓励我市互联网企业与国内、外企业加强技术和业务合作,定期组织业务和技术交流,举办各类新技术、新业务讲座。
(4)积极组织优秀互联网企业代表到国内、外考察先进技术和业务,借鉴先进发展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地加以运用,促进业务创新、管理创新和企业发展。
(5)筹建国家级的“中国重庆互联网产业交易会”和高峰论坛,建立互联网产业交易展示平台。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