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沿循“加大对外开发力度,建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路径,将重庆打造成为国家中西部地区互联网产业发展第一高地,着力构建互联网产业孵化平台、投融资平台、技术支撑平台三大平台,建立健全互联网产业创新激励机制、成本分摊机制、市场监管机制、产业服务机制、人才集聚机制、市场培育机制六大机制(简称“136工程”),推动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
三、战略目标
(一)近期目标(2008―2010年)。
初步建成我市互联网产业园和产业街,在投融资体系建设、降低互联网接入费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互联网企业准入门槛和运行成本大幅降低,引进2―3家全国性、国际性龙头互联网企业和3―5家风险投资机构,初步形成业务种类丰富、产业结构合理的发展格局。
(二)中期目标(2010―2012年)。
进一步扩大互联网信息产品与服务在商贸流通、传统制造业及广大农村领域的推广应用,建成5―10个全国知名的垂直行业网站,互联网产业与传统产业融合互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
(三)远期目标(2012年以后)。
互联网产业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行业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促进商品流通和规模化经营等方面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明显,建成中国西部地区互联网产业发展第一高地,互联网应用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
四、主要任务
(一)打造互联网产业高地。
到2012年,力争全市互联网产业销售收入突破40亿元,在全市城乡建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信息服务体系,形成较为完善的互联网产业链和产业布局。到2020年,使互联网产业成为我市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对传统服务业和第一、二产业的升级改造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通过十几年发展,把我市互联网产业打造成为中西部地区第一高地。
(二)加快发展三大领域。
结合我市互联网行业发展现状与资源优势,我市互联网产业重点发展以下三大领域:一是互联网信息服务,包括域名网址、建站、网吧服务、网络游戏、网上教育、网上医疗等;二是电子商务,重点发展B2B、B2C、网络营销、服务电子商务等;三是网络传媒业及互联网广告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