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三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三明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

  (5)按照国家规定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应做出标志、进行记录、拍照和绘制现场图,并妥善保管现场重要物件。
  4.6.3 紧急处置
  根据事态发展变化情况,出现急剧恶化的特殊险情时,现场指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依法采取紧急处置措施。涉及跨县(市、区)、跨领域的影响严重的紧急处置方案,由市危化应急领导小组协调实施,影响特别严重的报市政府决定。
  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将危险化学品事故分为: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针对上述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其一般处置方案和具体事故处置方案要点分别如下:
  4.6.3.1 一般处置方案
  (1)接警。接警时应明确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危险化学品种类、事故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事故现场负责人的联系电话等。
  (2)隔离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事故发生后,逐级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火焰辐射热、爆炸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3)人员疏散。在有足够的时间向群众警报并进行准备的情况下,应将所有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一般是从上风侧离开,必须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当撤离比就地保护更危险或撤离无法进行时,应组织人员进入较为安全的地带,并指导群众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现场控制。针对不同事故,开展现场控制工作。应急人员应根据事故特点和事故引发物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4.6.3.2 火灾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确定火灾发生位置;
  (2)确定引起火灾的物质类别(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品名及数量;
  (3)所需的火灾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4)明确火灾发生区域的周围环境及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5)确定火灾扑救的基本方法;
  (6)确定火灾可能导致的后果(含二次事故的可能性)及对周围区域的可能影响规模和程度;
  (7)火灾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控制火灾蔓延、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8)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公安消防队伍、企业消防队伍等)。
  4.6.3.3 爆炸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确定爆炸地点;
  (2)确定爆炸类型(物理爆炸、化学爆炸);
  (3)确定引起爆炸的物质类别(气体、液体、固体)、品名及数量;
  (4)所需的爆炸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5)明确爆炸地点的周围环境及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6)确定爆炸可能导致的后果(如火灾、二次爆炸等);
  (7)确定爆炸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再次爆炸控制手段、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8)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公安消防队伍、企业消防队伍等)。
  4.6.3.4 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处置方案要点
  (1)确定泄漏源的位置;
  (2)泄漏的化学品种类(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品名及数量;
  (3)所需的泄漏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4)确定泄漏源的周围环境(环境功能区、人口密度等)、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5)确定泄漏时间或预计持续时间、泄漏量,是否已有泄漏物质进入大气、附近水源、下水道等场所;
  (6)气象信息;
  (7)预测泄漏扩散趋势,可能导致的后果(泄漏是否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后果)、危及周围环境的可能性及范围;
  (8)确定泄漏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堵漏、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