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工作扎实有力。各个区在实施拆迁改造过程中取得的骄人成绩,探索出的好的经验作法,都说明我们城市拆迁建设的团队还是很有能力的,工作是扎实有力的。比如,大明宫遗址的改造,昨天遗址公园启动仪式,我们邀请了很多的专家、兄弟城市的领导,来看大明宫改造拆迁的现场,他们对西安能在今年大事多、难事多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做出这么大的成绩,感到很震撼。我们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拆了350万平方米,涉及到将近90家单位、2.5万多户、10万人的动迁,这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在我市城建史上,是动迁量最大、最平稳的。我觉得我们在认识到位、正确决策之后,也做了扎实的工作。各区、各开发区、各单位以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眼光谋划安置楼建设工作,在安置楼规划设计、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等方面,精心组织,严格把关,力求经济合理、环境优化,让拆迁群众住得舒心、称心。城中村基本实现了“当年拆迁、当年开工建设”的目标,棚户区各个项目安置楼都得到落实。
三是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各区、各开发区、各单位坚持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群众工作做得很细致、很扎实。比如,在套户型的时候,都尽量往高限套,给被拆迁户多一点利益;在安置的时候,尽可能实现就近安置,梯度选择,方便群众。各区、各开发区都能有针对性地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通过设立咨询点、上门宣传、发放资料等形式,热情周到、耐心细致,解除群众的各种疑虑,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安置楼的规划设计、配套建设等方面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坚持拆迁与安置同步,明确回迁时限与安置楼层,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由于工作做得细,群众观念比较牢固,再加上宣传工作也很到位,各项工作进展都比较顺利。这些成绩的取得说明市委、市政府设置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机构的决策是正确的,说明了城中村和棚户区改造采取拆建并举、安置先行的原则是符合西安实际的,也充分说明负责改造拆迁工作的各级干部是能干事,干成事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城中村、棚户区改造现在还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从2002年到现在一共拆除了38个旧村子,目前还有近10万群众在外面过渡。棚户区18个改造项目还有6万人在外面过渡,这十几万人还在外面过渡。这些群众能不能按时回来、回迁,这对我们新政府是一次考验。今天开会的目的就是一句话,认真的履行、兑现政府的承诺,使被拆迁群众能够按时得到回迁。
下面,我再谈几点意见。
一、切实增强做好安置楼建设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