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锡澄运河:“十一五”期间,结合总体发展规划加快推进锡澄运河前期研究工作,力争完成初步设计工作,施工图设计;“十二五”期间按三级标准推进整治。
4.锡十一圩线:2009年起至“十二五”期,根据项目前期工作进展和上级资金情况以及地方积极性,力争对锡十一圩线剩余17公里航道分段整治。
5.芜申运河:至2008年底,芜申运河宜兴段整治及改线工程全线完工;“十二五”期间完成按三级航道标准对航道进行疏浚。
6.锡溧漕河:至2008年底,锡溧漕河无锡段五级整治全线完工;“十二五”期间适时按三级航道标准推进航道和桥梁的整治。
7.积极开展常溧线等重要联络线航道的前期研究工作, “十二五”期间将逐步整治并完善区域内重要联络线航运功能。
8.积极探索航道建设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加快推进生态航道、文明航道的建设步伐。
(三)推进航运业发展
1.加快船舶标准化进程。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全方位推动我市船舶结构升级和标准化进程。鼓励发展优质运力,出台相关措施,限制低水平运力、低质量船舶进入市场。制定相应办法,加快淘汰无市场竞争力的老旧船舶和高污染船舶,鼓励技术含量高、污染少的船舶投入营运。
2.建立规范有序的航运交易市场。健全水运市场服务机制,聚集航运生产要素,扩大航运服务功能,创立航运服务品牌,放宽市场准入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航运市场,建设无锡航运服务业集中区。完善水运市场交易体系,培育一批现代水运代理企业,实现货源与运能的最佳配置。积极推进无锡航运交易中心建设,构建公开、公平、公正的水运交易平台。
3.加快推进水上旅游配套建设。通过对旅游航线维护改善和旅游码头的开发,发展无锡特色水上文化旅游,建设功能齐全、安全舒适的水上旅游客运服务,发展观赏型、游览型水上旅游服务业,带动沿河旅游快速提档升级,把古运河、梁溪河、太湖旅游航道等旅游航线打造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水上旅游热线,提升无锡旅游城市的综合形象。
(四)加快水运保障系统建设
1.加快水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大力加快航道各种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建设,为水运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在四级以上航道船舶密集段和事故易发段逐步建立电视监控系统,加强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航道航产航权的维护;加快推进对全市干线航道及长江口门的实时监测和指挥调度,建立全市航道指挥管理调度中心,加快全市航道管理系统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完善湖区及内河航标布设,着力推行航标“遥感遥测”安全监控系统,完善港口保安设施现场监控和网上演习(演练)系统。为创建“和谐水域、平安水域”提供保障。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