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健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形成以区域性医院为骨干,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为主体,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卫生室和社会医疗机构、护理院等机构为补充的社区卫生服务网,为辖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断明确的慢性病的诊疗服务以及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人口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为90%以上的常住居民和100%的65岁以上老年人以及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建立健康档案。
6.建立健全社区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全面落实以居住地管理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积极推进生育文化中心建设,在社区开展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生殖健康宣传和以避孕节育为主的生殖健康服务,为独生子女家庭提供生活服务,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协会,通过居民自治推动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
7.建立健全社区教育、文化、体育服务体系。
进一步完善并充分利用社区的文体活动设施,设立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组织经常性的社区文艺活动。组织实施《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引导居民参加经常性的体育活动,积极组织社区体育活动。充分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广泛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失业人员培训、安全生产教育、食品与药品安全教育、民防与防灾减灾教育、老年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等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宣传科普知识,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的社区人际关系和崇尚科学、破除迷信、抵制邪教的良好氛围。组织居民参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凝聚力和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8.建立健全社区环境卫生和环境保护服务体系。
积极开展绿色社区创建活动,实施社区净化、绿化、美化工程。完善社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培育社区居民环境保护意识,发动居民参与社区环保活动,建设循环型社区。
9.建立健全社区信息化服务体系。
建立社区综合管理与服务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市、区、街道、社区各项业务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努力提高社区服务信息化水平,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
(二)开展居民自助和互助服务。
1.积极开展自助和互助服务。
充分发挥居委会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作用,提供必要的条件和经费,支持居委会为居民提供公益性服务。居委会要定期听取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的意见,并积极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居民的意见和需求;有条件的居委会可以成立社区服务机构,开展非营利的社区便民、利民服务;动员和引导各类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组织、开展自助和互助服务,特别是为社区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及特殊困难群体,提供帮助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