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印发《河北省燕山山区农村特色产业科技发展规划(2008-2012-2015)》的通知

  (1)研究内容
  充分发挥燕山地区生物质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重点开展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关键技术与产业运行机制研究:
  --木本生物质能源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主要开展燕山地区木本生物质能源资源调查、评价和发展规划的制定,开展生物质能源树种的良种引进、繁育,生物质能源树种集约栽培技术体系,生物质能源高效开发利用工艺的研究与开发。
  --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主要开展秸秆发电、气化技术研究;开展沼气工程技术研究,主要包括发酵装置结构优化研究,研制新型建池材料和高效生产工艺,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构建沼气发酵过程和高效开发利用的技术体系。
  --生物质能源产业化运行机制的研究。主要开展生物质产业化运行机制、发展模式、政策调控措施的研究,扶持、培育一批龙头企业,带动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发展,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补充能源不足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示范基地建设
  建立燕山生物质能源产业研发中心,全面组织协调燕山地区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研发工作;在张家口、唐山、承德三地区建设3个生物质能源树种的繁育栽培技术示范园区,联合承担生物质能源树种引进与筛选,遗传改良与快繁,优质高产技术研究与示范任务。建立6个科技型生物质能源技术示范村,探索农村地区新能源综合利用模式。
  (3)发展目标
  到2012年,建成燕山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中心1个、示范园区3个和科技型示范村6个。筛选出3~5个液体燃料能源优良树种,5~10个固体燃料能源优良树种,分树种总结出配套栽培技术,辐射推广生物质能源林600公顷(9000亩);完成主要生物质能源树种高效利用工艺的开发;研究开发出农业废弃物开发利用关键技术;建立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培育扶持3~6家龙头企业,年创产值4000万元。
  到2015年,各树种分别推出优良家系5~10个,优良无性系10~20个;在燕山地区形成年产超100万株的规模化良种苗木生产基地,辐射推广生物质能源林总面积达到1200公顷(1.8万亩);进一步完善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的运行机制,使龙头企业发展到6~12家,年创产值8000万元。
  (4)实施地点
  示范基地主要设在承德的滦平县、张家口的涿鹿县、唐山的迁西县和迁安市。
  20.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产业
  燕山地区生态条件较好,野生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初步查明,该地区仅野生高等植物就有1871种,隶属169科666属。其中,有野生花卉资源195种,如天女木兰、八仙花、稠李、迎红杜鹃、锦带花、华北绣线菊、蓝刺头等;野生果树植物资源55种,如猕猴桃、核桃楸、平榛、沙棘等;野生药用植物资源392种,如党参、刺五加、穿山龙、兴安升麻、太子参等;野菜植物资源136种,如楤木、蕨、小根蒜、茖葱、霞草等。然而,由于重视不够、技术缺乏和资金短缺等原因,导致掠夺性采挖和破坏现象严重,不但制约着野生植物资源产业的发展,而且也使大量珍稀植物资源面临着流失和灭绝的威胁。因此,研究和开发、保护和利用好燕山地区宝贵的野生植物资源,通过人工驯化,培育新兴产业,对于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促进农民脱贫致富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内容
  针对燕山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分布特点,以科学发展和永续利用为指导,按照当前开发与长远保护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重点开展野生植物资源人工驯化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示范:
  --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评价与保护研究。主要开展野生植物资源种类分布、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调查研究,评价其利用价值和途径,并提出保护措施。
  --野生花卉人工驯化与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示范。主要开展天女木兰、八仙花、白花锦带花、隐花忍冬、草芍药等野生花卉的开发与示范。
  --野生果树人工驯化与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示范。主要开展软枣猕猴桃、大叶小檗、沙棘、核桃楸、平榛等野生果树的开发与示范。
  --野生蔬菜人工驯化与配套栽培技术开发与示范。主要开展蕨类、楤木、小根蒜、茖葱、霞草、荠菜等野生蔬菜的开发与示范。
  (2)示范基地建设
  通过科技开发,建成三大科技示范基地。一是野生花卉驯化栽培基地;二是野生果树驯化栽培基地;三是野生蔬菜驯化栽培基地。围绕三大示范基地建设,培育三个龙头企业,逐步形成有竞争力的新型特色产业。
  (3)发展目标
  到2012年,建立6个野生花卉产业基地,面向城市园林绿化、旅游休闲,实现销售收入400万元;培育5个野菜深加工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万元;培育3个野果加工企业,实现年销售收入400万元。
  到2015年,野生花卉产业基地实现年销售收入850万元,野菜、野果加工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50万元。
  (4)实施地点
  6个野生花卉产业示范基地:秦皇岛的青龙自治县和昌黎县、唐山的遵化市、承德的兴隆县和围场自治县、张家口的蔚县;5个野菜产业示范基地:秦皇岛的青龙自治县、唐山的遵化市、承德的兴隆县和围场自治县、张家口的蔚县;4个野果产业示范基地:秦皇岛的青龙自治县、承德的兴隆县和围场自治县、张家口的蔚县等。
  五、科技园区建设和产业集群培育
  根据燕山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建立不同形式的科技园区,以科技园区为载体,培育和扶持不同类型的研发中心或科技传播站,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基本布局是:
  --建立30个科技园区。其中张家口9个,承德11个,唐山7个,秦皇岛3个。通过园区的发展,积极研究开发、集成组装和引进示范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优良品种、树立示范样板、开展技术培训,带动本地区及周边地区生产技术水平提高和区域经济发展。
  --扶强50个特色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张家口14个,承德17个,唐山12个,秦皇岛7个。通过龙头企业的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并通过加强企业之间的分工和协作,促进产业集群建设,增强产业竞争实力和整体经济效益。
  --培育30个产业研发中心或科技传播站。其中承德10个、张家口7个、唐山8个、秦皇岛5个。通过产业研发中心或科技传播站的建设,构建科技创新和传播体系,促进技术和经济的紧密结合,加速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全面促进特色产业的发展。一是重点支持和培育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骨干企业共同组建的研究开发中心;二是重点支持和培育由政府科技部门、科技推广机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或中介组织建立的科技信息平台;三是重点支持和培育由县、乡、村、户四级网络组成的科技传播平台。
  --依托科技园区建设,培育产业集群。重点围绕葡萄、食用菌、板栗、养牛、养鸡、养猪、错季蔬菜、仁用杏、甘薯马铃薯、道地药材等特色产业培育产业集群。在2012年培育形成5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特色产业集群,2015年建成8个特色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使燕山特色产业实现新的跨越。
  六、新农村科技示范村建设
  燕山特色产业的发展,要为燕山山区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通过建设新农村科技示范村,推动全区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建设新农村科技示范村的基本思路是: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特色产业发展为依托,以改善民生、富裕农民、优化环境为目标,以提升科技水平、培养新型农民为核心,以研究和推广“十大”民生科技项目为手段,综合规划、突出特色、注重实效,为燕山山区新农村建设树立科技先导型的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的示范样板。
  研究和推广“十大”民生科技项目:一是新农村村庄整体规划研究与示范;二是新型民房设计研究与示范;三是猪圈、厕所、沼气池、日光温室“四位一体”生态家园新技术;四是作物秸秆利用新技术(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等);五是生产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新技术;六是庭院经济新技术;七是农村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八是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与示范;九是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研究与示范;十是新型农民培训体系研究与示范。
  到2015年,建设100个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村。总体布局为:张家口33个,承德30个,唐山23个,秦皇岛14个。科技示范村建设,要根据当地特色产业发展的实际,选好突破口,落实好科技支撑项目和对口支援单位,充分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七、关键共性技术领域
  为了给燕山山区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必须加强自主科技创新,一方面要针对各个特色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专项的技术研究与推广;一方面应组织力量,集中攻克一批影响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促进特色产业的优化升级,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
  (一)新一代植物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针对燕山特色或优势果品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开展板栗、安梨、京白梨、山楂、葡萄、杏扁、山杏等新一代品种的选育研究,开展苹果、甜樱桃、葡萄等新品种的引进与选优利用研究;针对燕山甘薯、马铃薯和特色功能杂粮产业发展的需要,重点开展甘薯、马铃薯、豌豆等新一代品种的选育工作。力争在高产优质、加工专用、抗旱抗病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为特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新的换代品种,促进特色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二)绿色(有机)食品标准化高效生产技术与示范
  针对山区污染相对较少,有利于生产绿色或有机食品的实际,围绕粮食、果品和畜产品,开展绿色食品标准化高效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攻克一批制约实现高产高效生产和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技术,包括生产模式与技术、重大植物病虫草害和动物疫病防治等,围绕重点产业研究制定一批生产标准,为提高产品质量、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技术支撑。
  (三)高产高效环保养殖模式与技术开发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