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陕西省农业厅关于对一县一业示范县区和一乡一业示范乡镇进行量化考核评定的意见


  备注:
  1、折算计分办法中“实达标数”属百分比项的以去掉“%”的该项指标实际达标数乘以得分系数计算;计算得分超过该指标应得满分的以满分计分。
  2、主导产业及相关产业年产值、人均主导产业及相关产业年产值、及其年增长率以上年县区农经统计年报数据为准。
  3、市、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及其年增长率以上年市、县农经统计年报数据为准。
  4、未特别说明的指标数据由村或乡、县部门据实测算,提供有关证明材料。

  附件2:
  陕西省一乡一业示范乡镇申报标准(试行)
  (满分1000分)

指 标 名 称

单位

分值

折算计分

办法

一、产业发展规模

 

 

500

 

(一)发展基础

 

 

50

 

1、资源禀赋明显

 

 

10

 

2、基础设施完善

 

 

10

 

3、发展潜力巨大

 

 

10

 

4、市场前景看好

 

 

10

 

5、一村一品数量占全乡行政村总数比重

50以上

10

0.2×实达标数

(二)产业规模

 

 

100

 

6、主导产业面积占全乡除粮田外耕地面积比重,或主导家畜禽存栏数占全乡存栏总数(以羊单位计)比重

50以上

50

1×实达标数

7、主导产业从业农户数占全乡农户数比重(包括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及销售等)

50以上

50

1×实达标数

(三)产业产值

 

 

200

 

8、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年产值占全乡农业总产值比重

50以上

50

1×实达标数

9、人均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年产值

2000以上

50

0.025×实达标数

10、全乡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产值年增长率

10以上

50

5×实达标数

11、人均主导产业及其相关产业产值年增长率

10以上

50

5×实达标数

(四)农民收入

 

 

150

 

12、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50

 

13、来自主导产业收入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比重

50以上

50

1×实达标数

14、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增长率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50

 

指 标 名 称

单位

分值

折算计分

办法

二、产业化经营水平

 

 

300

 

(一)龙头企业

 

 

90

 

15、具有县级以上(含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30

 

16、龙头企业参与主导产业或产品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量占主导产业或产品总产量比重

30以上

30

1×实达标数

17、产业体系基本完善,具有管理水平高、比较完善的生产、加工、贮藏、运输、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条

 

 

30

 

(二)市场建设

 

 

60

 

18、具有一定规模的主导产业或产品交易市场

 

 

30

 

19、主导产业或产品通过交易市场年交易量占总产量比重

50以上

30

0.6×实达标数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

 

 

30

 

20、主导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覆盖主导产业从业农户数比重

50以上

30

0.6×实达标数

(四)基地建设

 

 

90

 

21、主导产业基地通过无公害、绿色、有机等认证的面积达到基地总面积比重

或主导产业畜产品认证率

 

 

40以上

30以上

 

30

30

 

 

0.75×实达标数

1×实达标数

22、通过整乡环评

 

 

30

 

23、主导产品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30

 

(五)商标和品牌

 

 

30

 

24、主导产品具有市级著名商标或或为市级以上名牌产品(含市级)

 

 

30

 

三、产业支持体系

 

 

200

 

(一)政策扶持

 

 

40

 

25、有全乡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10

 

26、有相应的扶持政策

 

 

10

 

27、有专项扶持资金

 

 

10

 

28、乡年新增农业财力用于产业发展的比重

20以上

10

0.5×实达标数

(二)技术支撑

 

 

60

 

指 标 名 称

单位

分值

折算计分

办法

29、有健全的技术推广机构

 

 

15

 

30、有相应的技术推广人员

 

 

15

 

31、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批产业带头人

 

 

 

15

 

32、技术入户率

80以上

15

0.19×实达标数

(三)人才培育

 

 

40

 

33、有长效的人才培育体系

 

 

10

 

34、有固定的培训场所

 

 

10

 

35、有完善的培训设施

 

 

10

 

36、每年开展乡级技术培训不少于4次

 

 

10

 

(四)信息覆盖率

 

 

20

 

37、信息网络入户率

60以上

20

0.33×实达标数

(五)发展前景

 

 

30

 

38、主导产品产销体系健全

 

 

10

 

39、市场占有率高

 

 

10

 

40、利润空间大

 

 

10

 

(六)生态安全

 

 

10

 

41、主导产业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10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