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合肥市委办公厅、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合肥文化产业发展规划(2008-2015)》的通知


  培育出版印刷发行、广播影视、工艺品制造、文化用品流通、文化旅游等支柱行业的内容生产;增强广告会展、数字动漫、演艺、娱乐休闲等战略性行业的文化产业辐射和带动能力;促进文化中介、创意设计、策划服务、艺术品拍卖与零售、艺术与创意教育、文化研究等基础行业与国内外高端资源的对接;鼓励、支持和引导数字声音、数字图像、数字娱乐、数字媒体等新兴行业的规模化发展。力争到2010年基本建立特色文化产业框架,为文化产业的持续、优质和高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重点支持以下八大文化行业:

  1、出版印刷发行业。加强出版印刷发行业的内容生产,成立“合肥出版社”或分社,以内容生产为核心,培育出版品牌,发展版权产业;强化文化产品制造的创意设计环节,引导印刷企业的数字化改造和高新技术应用。

  2、广播影视业。发展影视内容及周边产业,提升电视剧和其他非新闻类电视节目的生产能力,扩大影视制作、发行、播映及其衍生产品的开发,实施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工程。

  3、工艺品制造业。发展富有生命力的传统工艺品、民间民俗艺术品、高级复仿制艺术品,积极推动工艺美术品研发和生产基地建设。加强工艺品生产的艺术指导和市场推广,鼓励艺术与设计类院校在工艺品生产制造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的实习基地,建立文化产品合作创新机制。

  4、文化旅游业。把文化旅游培育成为新的支柱行业,促进文化遗产保护,加快动漫、演艺、科技、教育与旅游的结合,加快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合理利用,重点设计和建设“世界童玩城”、“合肥创意村”、“合肥画家村”等文化旅游项目,着力打造一批人文景观旅游精品,整合省内外资源,形成我市新的文化经济增长点。促进“农家乐”与传统戏曲、民间工艺的结合,发展节庆民俗文化旅游,创造更多的休闲文化产品,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产业。

  5、创意设计业。推动创意设计业向一二三产业延伸,鼓励和支持媒体创意、生活创意、视觉设计、工业设计、环境设计等创意设计机构的发展,以自然生态体验、历史文化体验、工艺文化体验、生活教育体验、饮食文化体验、家饰时尚体验等生活创意产品为拉动,实现创意设计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6、数字动漫业。以合肥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为基础平台,吸引动漫网游企业空间聚集和行业集中,壮大动漫产业整体实力。鼓励数字动漫企业开展多形式、多主题和全方位的合作,通过跨地区、跨所有制形式的联合,发挥集成优势,增强渗透力和带动力,迅速扩大产业规模。

  7、广告会展业。围绕广告会展行业的核心业务,整合创意、策划和设计力量,促进配套企业的产业聚集和空间集中,促进行业的跨越式发展,发挥广告会展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作用,实施“合肥会展品牌建设行动”,打造合肥广告会展品牌。

  8、娱乐休闲业。提升娱乐生活方式,推进传统娱乐行业实现个性化发展;顺应行业发展趋势,积极拓展在线互动等新兴娱乐行业,培育娱乐品牌,增强行业竞争力,做大产业规模。

  (二)突显地域文化产业特色,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和“141”城市空间布局战略,培育特色文化产业板块,以特色企业和特色项目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实现文化经济的整体繁荣。老城区文化聚集区立足因势利导,避免过度干预造成既有文化产业生态的破坏;新城区统筹规划,形成规模聚集、资源共享和产业互动,避免重复建设和空间浪费。坚持科教先导和环境友好型发展的理念,做好滨湖新区文化产业聚集区建设规划,赋予滨湖新区文化创意的主题和灵魂。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跳出圈地发展的传统思维模式,用活现有文化空间资源,积极发展非占用土地的文化产业项目。

  1、建设生态旅游体验板块、民间歌舞戏曲演艺板块、老城区休闲娱乐板块、科教旅游与文博产业板块和滨湖创意与会展文化产业板块。

  2、打造“两条文化长廊”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