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的意见

  (一)政务信息化方面。加强政府网站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提升政府网站效绩评估在全省的排名。要借助网络全方位实施政务公开,推进“阳光政府”建设。全面推动社会事业信息化,围绕企事业单位和城乡公众的实际需求,率先推动登记注册、年检年审、税费缴纳、婚姻登记、就业培训、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网上审批和服务。健全充实各类基础数据库,促进公共服务各领域信息化。到 2008 年末,全市建成市、区(市)两级电子政务内、外网,政务办公自动化延伸到所有乡镇。乡镇政府建站率达到100%,5%的乡镇政务办公自动化延伸到村。力争到2010年,完成乡镇电子政务内、外网建设,实现机关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延伸到街道、社区和乡村;100%的政府公开类信息可通过网络查询,80%的行政审批事项可通过网络办理。
  (二)“数字枣庄”建设方面。为加快鲁南经济带发展,省里在鲁南城市中率先开展数字化城市试点工作。要把握这一机遇,积极开展“数字枣庄”建设。一要强化数字网络支撑。整合城市信息资源,综合运用通讯、网络等数字化手段,构建信息高速公路。二要实施“一卡通”工程。在公共交通、公共事业缴费、旅游、社区服务、教育消费和小额支付六大领域,实施城市居民“一卡通”工程,争取成为鲁南经济带“一卡通”运管中心城市。三要结合台儿庄古城的恢复重建,开展“数字古城”试点工作。在古城建设无线宽带网络,实现无线上网全覆盖,加大对文化旅游产业的宣传力度。整合国土资源、公安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对古城实行数字化网格管理。开发旅游综合服务系统、古城电子商务系统,让游客在古城实现“一卡在手,游玩无忧”。
  (三)农村信息化方面。根据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推进面向“三农”的信息技术应用与服务,推进农业生产过程、农产品流通过程、农村管理、信息服务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信息化建设,逐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通过农信通网上服务、12316 三农专家服务热线等信息手段提供农业气象、畜牧养殖、动植物医院等多种类、多层次的咨询服务,普及农作物、化肥农药等专业知识。加强土地信息中心建设,促进农村土地流转。通过镇镇有网站、村村有网页,大力宣传我市特色农产品和农村生态旅游。尽快建设一批信息化示范区(市)、乡镇、村(居)。力争2008年底建成两个信息化区(市),信息化乡镇达到15%以上,信息化村达到30%以上。到 2010 年,乡镇普遍建立农村信息服务中心,全市行政村普及互联网,村村建立信息服务站,农村宽带入户率超过15%,全部建成信息化区(市),初步建成农业综合管理和服务信息网络体系。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