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科技推广。要把推广食用植物油生产先进技术放在突出位置,抓实抓好。一是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增加油料作物“种子工程”等项目资金投入,择优支持油料品种培育与产业化,推动优质油料新品种繁育及其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加快培育高产、优质、高效、多抗的新品种,加强相关配套技术集成创新,加快建设油料作物育种技术平台和新品种产业化基地。二是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加大农业科技入户项目对油料主产区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广油料重大技术和优良新品种。重点推广高产花生、“双低”油菜、芝麻新品种,加快推广应用油菜轻简化栽培、统防统治、花生地膜覆盖栽培等技术,分品种建设高产示范展示区,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充分发挥综合技术应用的增产潜力。各级农业部门要制订工作方案,加强技术培训,组织专家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指导,帮助农民加强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三是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积极支持油料播种、收获机械研究和开发,结合机械作业调整油料品种选育目标,推进油料生产机械化,切实解决油料生产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问题。进一步扩大农机具购置补贴项目资金规模,支持推动油料生产机械化,开展纳入倍增计划花生和油菜籽产区全程机械化试点工作。四是增强油料精深加工转化能力。加大油脂企业整合和技术改造力度,努力扩大规模,改进工艺,不断开发生产适合消费者口味的品种;筛选和扶持前景好、有信誉的龙头企业,使其把握市场需求,拓宽加工途径,改善生产条件,提高产品质量,拉长加工链条,建立和开拓市场营销网络,培育名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实施食用植物油生产倍增计划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市、县(市、区)政府要在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全面落实促进油料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抓好食用植物油的生产发展工作。省政府成立省食用植物油生产倍增计划协调小组,由省政府领导任组长,省财政厅、农业厅、农机局、农业发展银行、农科院为成员单位。省协调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省财政厅,具体负责倍增计划实施工作。
(二)搞好协调。食用植物油生产倍增计划由各级财政、农业、农机等部门和金融保险机构共同组织实施。财政部门重点抓好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加强监督,追踪问效,确保专款专用;农业部门抓好油料种植项目计划的安排和落实,做好生产管理和指导,确保种植面积稳定和产量增长;金融保险机构重点做好资金供应工作,开展保险业务;农机部门抓好油料机械化推广项目的安排和落实;农业科研机构抓好油料优良品种的推广,加强技术指导,为农民搞好服务,切实提高品质和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