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成都市大气污染防治管理规定(2008)


  第二十条 (车辆管理)

  对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机动车,公安、农业等部门不得办理初始注册登记、移入登记、变更登记,不得通过定期审验。

  申请机动车注册登记,申请人对已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原有机动车,应当先行办理报废手续。

  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机动车,由公安、农业等部门监督进行报废,严禁拼装或转让使用。

  第二十一条 (资料监管)

  生产、维修、检测、使用机动车和销售旧机动车的单位应当按要求建立机动车及车用发动机污染物排放资料档案,并接受公安、交通、农业、工商、环保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十二条 (交通管制)

  市政府根据本市防治大气污染的需要,可以授权公安部门采取限制机动车行驶时段、区域等交通管制措施。

  第二十三条 (标识管理)

  对在用机动车实行排气标识管理。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在用机动车,在本市登记注册的,由公安部门核发机动车排气标识;在外地登记注册在本市行驶的,由公安、交通部门核发有效期限不超过10日的临时机动车排气标识。

  无排气标识的机动车不得在依法划定的限行区域内行驶。

  禁止伪造、变造机动车排气标识;禁止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排气标识或者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排气标识。

  第二十四条 (监督抽查)

  公安、农业等部门应当会同环保部门,对本市在用机动车的排气污染状况进行监督抽查。

  第二十五条 (车辆维修)

  机动车维修者应当具备相应的资质,并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的要求和国家规定的技术规范进行维修,经其维修后的机动车排气污染物应稳定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

  第二十六条 (燃料管理)

  生产、销售、使用的机动车燃料应当符合质量标准。

  鼓励机动车使用清洁能源。

第四章 燃煤污染防治

  第二十七条 (禁煤区域)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