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港区逐步建成以煤炭、矿石、石油化工、原材料、修造船基地、海洋重工制造等为主的综合性港区,成为推动我市重化工业发展的重要依托;
责任单位:市港口局、经贸委,北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兴化湾南岸港区尽快启动后方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航道、码头、堆场等港口作业条件,合理规划建设港口泊位,建成以集装箱、装备、机械、新能源等为主、呼应湄洲湾北岸开发、极具发展潜力的港区;
责任单位:市港口局、规划局、海洋渔业局,荔城区、秀屿区政府。
平海湾港区加快对海滨旅游度假区的规划开发,重点发展滨海旅游等临港服务业,加快建设滨海新城。
责任单位:市规划局、海洋渔业局、旅游局,秀屿区政府。
三江口作业区、枫亭作业区、湄洲岛交通码头等其他港区是我市海港交通基础设施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港口布局的必要补充,可根据当地建港条件、区域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情况适度开发建设。
责任单位:市港口局,仙游县、涵江区政府及湄洲岛管委会。
(三)优化产业布局
东吴临港工业集聚区:以东吴作业区、盘屿作业区、罗屿作业区为载体,优先发展石化、船舶修造和海洋重工机械、煤炭矿石中转等产业,重点统筹临港工业区与滨海城区布局,实现工业区、城区协调发展;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海洋渔业局,北岸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石门澳临港工业集聚区:以石门澳、罗屿作业区为载体,重点布局制浆造纸等产业;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外经贸局。
秀屿临港工业集聚区:依托秀屿港区,以秀屿港区后方陆域为载体,以LNG接收站为龙头,重点布局LNG冷能空分、冷冻冷藏、轮胎粉碎等冷能利用项目及冷轧钢板等与LNG关联密切的产业,形成LNG产业园;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
东峤临港工业集聚区:以东峤盐场及围垦为载体,重点布局木材加工产业链、石化下游产品产业链。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林业局。
近期重点建设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远期承接东吴临港工业集聚区辐射为主,发展石化下游产品;
责任单位:市林业局、经贸委,秀屿区政府。
莆头临港工业集聚区:以太湖工业园区和胜利围垦为载体,重点布局机械制造产业,发展产业机械和配套零部件产业链;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
枫亭临港工业集聚区:以仙游经济开发区和枫亭围垦区为载体,近期主要布局服装、鞋革、电子、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特种陶瓷及石化中下游等产业,远期以泉港、泉惠两石化园区产品为原料,发展节水、轻污染和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及石化下游产业。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仙游县政府。
规划构建环兴化湾南岸产业布局,充分发挥兴化湾南岸优良深水岸线和广阔陆域腹地的优势,建设集装箱和与后方临港工业相配套的大型散货港区,确立能源、装备制造、物流、石化等大型临港工业基地。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经贸委、规划局、港口局。
着手规划平海湾南岸滨海旅游等临港服务业产业布局。
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规划局、旅游局、经贸委。
二、整合港口资源
(四)完善港口发展规划
加快《莆田港总体规划》的报批工作,统筹考虑、科学编制湄洲湾北岸、兴化湾南岸、平海湾“三湾”总体规划、控制性规划和其他专项规划,实现“三湾”资源互补、互动发展。
责任单位:市港口局、规划局。
做好港口规划与主体功能区划、城市总体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临港产业布局规划、防洪规划、配套基础设施规划等其他有关规划的衔接、协调工作,将港口功能与腹地工业、商贸、物流及城市功能紧密联系起来,实现港口规划与城市规划相衔接,港口功能与城市功能有机统一,确保既做到资源合理利用,又能提高城市港口群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