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
| 信用分项
| 信 用 标 准
| 信 用 考 核
| 自评结果
| 复评结果
| 信 用 评 定规 则
|
一
| 检测行为
| 1、 超出资质范围内从事检测活动。
| 列入C类
|
|
| 1、A类评定:三项内容总扣分10分。
2、B类评定:三项内容总扣分<20分均为B类。
3、C类评定:(1)各检测机构有表中所列C类违规行为;(2)三项内容总扣分>20分降为C类;
4、评定要求:加减分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正式文件、现场检查记录、网上公布情况、会议记录等为依据。
|
2、 转包检测业务。
| 列入C类
|
|
|
3、 涂改、倒卖、出租、出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资质证书。
| 列入C类
|
|
|
4、 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检测报告或者鉴定结论的。
| 列入C类
|
|
|
5、 未按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规定进行检测 。
| 造成质量安全事故或致使事故损失扩大的列入C类;其他-1~-5分/次。
|
|
|
6、 未按规定上报发现的检测不合格事项以及不合格报告。
| 列入C类,上报达不到要求的-2分/次
|
|
|
7、 使用不符合条件的检测人员
| 列入C类;聘用二年内有不良记录的检测人员直接从事检测工作的,-10分/次。
|
|
|
8、 监督检查工作中不能如实提供机构、人员资料,或提供的资料弄虚作假。
| 列入C类
|
|
|
9、 未按照见证取样要求出具见证取样检测报告。
| 列入C类,不符合要求的-2分/次
|
|
|
10、检测报告出具未按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DGJ32/J21-2006)要求;检测报告签字盖章不符合国家和省法规、文件和规程要求
| -2~-4分/次
|
|
|
11、检测原始记录信息及数据记录不全,无可追溯性
| -1分/次
|
|
|
12、样品流转、留置制度未执行《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DGJ32/J21-2006)要求。
| -2~-4分/次
|
|
|
13、检测人员同时受聘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检测机构。
| 列入C类
|
|
|
14、不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合同被投诉(经查实)。
| -1分/次
|
|
|
15、未执行规定的检测收费标准,压价扰乱检测市场秩序。
| 降低价格30%以下-5分
|
|
|
16、被省辖市以上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记有不良记录。
| 一年中二次被记录不良行为的,列入C类;一次被记录的视整改情况,如整改到位,可不列入C类,-10分;若整改不到位,直接列入C类。省辖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记不良行为记录的,报省质监总站审核和备案。
|
|
|
17、被省辖市以上建设行政管理部门通报批评。
| 被省级以上建设行政管理部门通报批评一次,-5分;被省辖市建设行政管理部门通报批评一次,-3分;一年中有三次被通报批评,列入C类。
|
|
|
二
| 检测能力
| 1、未按照建设部141号令要求配备注册工程师(岩土、二级结构)。
| -1分/人
|
|
|
2、检测机构技术负责人上岗资格不符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DGJ32/J21-2006)规定。
| 列入C类
|
|
|
3、检测机构检测人员配备达不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DGJ32/J21-2006)规定。
| -5分/人次
|
|
|
4、每个检测人员检测项目和检测报告审核人员和审核项目超出《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DGJ32/J21-2006)规定。
| -2分/人次
|
|
|
5、技术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或者不能有效运行和维护。
| 不健全-2分/次;运行和维护不到位-1分/次
|
|
|
6、检测环境不符合《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DGJ32/J21-2006)要求。
| -3分/每项
|
|
|
7、检测设备配备达不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DGJ32/J21-2006)的要求。
| -1分/台
|
|
|
8、检测仪器设备未按时检定。
| -1分/台
|
|
|
9、检测仪器设备未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保养,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1分/台
|
|
|
10、未按照要求参加省里组织的能力验证,或者参加但结果超出允许误差范围。
| 不参加的-5分/次,超出允许误差范围-1分/次
|
|
|
11、因检测过失给工程造成损失。
| -10分
|
|
|
三
| 管理水平
| 1、检测机构不按规定要求及时如实报送机构和人员信息档案。
| 列入C类
|
|
|
2、检测机构的重要变更(指法人、技术负责人、场所等变更)未及时上报。
| 不符合-1分/次
|
|
|
3、技术档案(包括电子文档)未按照《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规程》(DGJ32/J21-2006)的要求进行保存的。
| -2分
|
|
|
4、档案资料管理混乱,造成检测数据无法追溯。
| 列入C类
|
|
|
5、检测机构未建立健全所有技术人员档案。
| -1分/人次
|
|
|
6、未使用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评审通过的检测软件。
| -5分
|
|
|
7、因检测机构原因,致使监管部门无法实施网上监管的。
| 列入C级
|
|
|
8、按规定必须自动采集的检测项目未采用自动采集。
| 列入C级
|
|
|
9、检测机构未建立主要检测设备档案。
| -1分/台次
|
|
|
10、检测人员违反《江苏省建设工程质量检测行业职业道德准则》
| -1分/人次
|
|
|
四
| 综合实力
| 1、检测机构注册资本金。
| 400万以上+2分,每超过100万+1分,最高+5分
|
|
|
2、检测机构经营规模(年产值)。
| 400万以上+2分,每超过100万+1分,最高+5分
|
|
|
3、持证上岗人员中工程师(工程建设类)以上技术人员所占的数量。
| 超出建设部141号令人员配备标准,每2人+1分,最高+5分(备案类检测参照执行)
|
|
|
4、检测机构通过国家实验室认可的。
| +4分
|
|
|
5、检测数据除“两块”外实行检测数据自动采集传输的。
| +2分/项目
|
|
|
6、有技术创新并获得市级以上主管部门鉴定认可。
| +2分/市级,+4分/省级,同一事项取最高分不叠加
|
|
|
7、参加省、部级标准、规范(规程)编制,并出版后署名的机构。
| +3分/省级,+5分/部级,同一事项取最高分不叠加
|
|
|
8、检测机构获得市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表彰和记良好行为记录。
| 每次:+5分/部级,+3分/省级,+2分/市级,同一事项取最高分不叠加
|
|
|
9、检测机构人员受到市级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表彰、记良好行为记录。
| 每人次:+2分/省级, +1分/市级 ,累计最高+5分
|
|
|
结 果 分 数
|
|
|
|
2007年 信 用 等 级
|
|
|
|
2008年 信 用 等 级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