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宁波市政府关于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若干意见

宁波市政府关于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若干意见
(甬政发〔2008〕86号)


  为进一步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大力实施工业“两创”倍增计划和服务业跨越式发展行动纲要,强化宁波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人才支撑,现就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加快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出如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认识,明确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充分认识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自2005年提出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的目标以来,全市的教育服务理念不断强化,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结合更为密切,教育对经济社会的服务、贡献能力日益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市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机制还不够完善,应用型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市正处在应对国际国内宏观发展环境深刻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加大职业教育和职工培训力度,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显得尤为紧迫,已成为一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迫切需要教育系统和各高校、职业院校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人才要素保障。因此,深化服务型教育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教育与经济社会联动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动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当务之急,也是改善民生、服务就业,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新需求的必然选择。
  (二)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施省委“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和市委深入推进“六大联动”、努力实现“六大提升”的决策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确立“创新、开放、合作”的理念,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加强政策引导,优化发展环境,推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联动发展,加快构建适应宁波建设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和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为我市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新的要素保障。
  (三)工作目标。到2012年,初步构建起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和培训体系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健全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格局,全市具有“双证书”的应用型人才总量明显增加、素质显著提高、结构不断优化,成为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重要培养培训基地。
  具体目标:基本建成20个符合我市地方支柱和主导产业发展需要的服务型教育重点专业;引进和开发200种面向宁波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培训教材;引进和培育20家具有知名培训品牌的国(境)内外高端培训机构;基本建成2个由政府主导、面向社会的先进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公共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培养5万名以上具有国际或国内中高端职业(执业)资格证书的“双证书”人才;培养20万名以上中高级技工,其中技师、高级技师1万名以上。


第 [1] [2] [3] [4] [5] [6] 页 共[7]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