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围绕有效配置金融资源,规范引导民间融资,拓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积极推进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各县(市、区)组建1至2家小额贷款公司开展试点,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建立规范试点公司的运作机制,建立健全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和金融风险防范机制。推进企业上市融资,力争新增5至7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市金融办牵头)
5.创新特色产业共性技术服务机制。围绕提高社会对民营企业的技术支撑水平,增强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选择鞋革、泵阀、电器、汽车电子、印刷包装等我市优势特色支柱产业建设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对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的政策扶持力度。(市科技局牵头)
6.创新建立政府技术性服务性职能向协会行业(商会)转移的机制。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中间组织,开展政府技术性、服务性职能向行业协会(商会)转移的试点工作。研究制定政府职能转移实施方案、职能转移目录,将适宜由行业协会(商会)承担的行业管理与服务职能通过授权、委托、转移等方式转移到行业协会(商会)。加强对行业协会(商会)的指导,鼓励行业协会(商会)加强服务并合理行使职能。探索建立行业协会(商会)为政府提供有偿服务的机制。(市经贸委牵头)
7.创新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体系建设机制。围绕建设和谐社会,倡导民营企业适应时代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承担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公平正义、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恪守诚信守法、倾情回报社会等社会责任,积极创新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分类标准,以强化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质量管理、依法经营、社会保障、社企共建等为主要内容的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评价体系。研究建立地方政府对民营企业的扶持性安排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评价结果相挂钩的制度。制定实施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行动计划,选择若干企业开展试点。(市经贸委牵头)
8.创新服务业发展促进机制。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结构调整,积极建立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型服务业发展的促进机制。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形成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政策体系。鼓励工业企业剥离所属服务功能发展服务业。鼓励发展新型服务业和特色服务业。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进入垄断型服务业领域。确定工作目标,明确部门分工,落实部门责任,建立重点服务行业发展的推进机制。(市发改委牵头)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