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无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无锡市市区城乡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实施办法的通知

  (一)因打架斗殴、交通肇事、酗酒、赌博、吸毒等原因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

  (二)参与政府明令禁止的非法组织活动的;

  (三)拒绝管理机关调查,隐瞒或不提供真实收入、出具虚假证明的;

  (四)无理取闹或谩骂、侮辱、威胁工作人员的;

  (五)当地政府认定的其他不予救助的人员。

  第七条 申请临时生活救助对象的家庭收入核定与计算办法,按照《无锡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施办法》(锡政发〔2003〕149号)和《无锡市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锡政发〔2004〕221号)相关规定执行。

  第八条 临时生活救助标准,应当根据救助对象困难原因、程度、种类等因素,结合临时救助资金状况,合理划定救助档次和标准,实施分级分类救助。

  第九条 临时生活救助金原则上一年只能享受一次。区级一次性救助金最高限额为3000元,市级再救助最高限额为5000元。

  第十条 临时生活救助具体标准,应当结合当地财政收支状况,由各区研究确定。

  第十一条 临时生活救助实行市、区两级救助,按照逐级救助的程序进行。各区民政局负责对本辖区范围内符合条件的对象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市民政局负责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家庭实施再救助,救助范围与财政体制相匹配。

  第十二条 区级临时生活救助的申办程序:

  (一) 申请人申请临时生活救助,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户籍册、身份证等相关材料。

  (二) 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将申请人的申请要求在当地进行公示,并报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审核。

  (三) 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对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全面核查。对无突出争议的申请人,填写《困难群众临时生活救助审批表》,签署意见后报区民政部门。

  (四) 区民政部门根据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提出的审核意见进行审批,作出予以救助或者不予救助的决定,并确定救助金额,发给临时生活救助金;对不予以救助的对象通知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并说明理由。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