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门要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的监测和保护区监管,加强医疗废弃物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的环境污染监管。
旅游部门要督促各旅游饭店、景区(点)落实卫生清扫保洁和环境卫生整治。
工商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法规和标准,把好流通环节食品卫生质量关,加强集贸市场的食品卫生管理;加大巡查力度,及时查处、取缔无照餐饮单位。
三、全面动员,大力整治环境卫生
市政府已确定在10月19日统一开展中心市区迎农运环境卫生大扫除活动,组织发动广大干部群众及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清除街道、机关大院、居民小区等暴露垃圾、杂物,清洗乱张贴、乱涂写,清理“四害”孳生地;重点对城乡主次干道两侧、高速公路沿线、城市出入口、农运会接待酒店周边、旅游景区(点)、广场、重点活动场所、城区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等进行清理,落实全日保洁制、“门前三包、门内达标”责任制,特别是农运会期间要适当延长中心市区保洁时间,加大清扫保洁频率;及时清理影响市容市貌的占道经营、马路摊点、乱贴乱画、乱停乱放、不规范广告牌等。鲤城、丰泽、洛江、泉港区和开发区同时要根据市爱卫会《关于印发<泉州市区除“四害”工作方案>的通知》(泉爱卫〔2008〕13号)精神,抓好辖区内第二轮除“四害”工作的落实,做到环境治理与药物消杀相结合,营造卫生、安全、舒适的环境。其他县(市)也要结合各自实际,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强努力营造优美、整洁的市容卫生环境。
四、广泛宣传,营造健康、整洁迎农运的氛围
各级各部门要通过各种形式和载体,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动员全社会力量,搞好环境卫生治理,参与食品卫生监督。各新闻媒体要广泛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广大居民树立良好的个人卫生意识和生活习惯,增强群众自觉防病和自我保护意识,倡导绿色生活,营造优美环境,树立现代文明新风。
五、加强督查,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各县(市、区)要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督促落实各项爱国卫生工作。市爱卫办要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工作,并及时通报各地各部门工作进展情况,促进爱国卫生运动的深入开展。各新闻媒体要加强舆论监督,对爱国卫生工作突出、效果明显的地方和单位给予正面宣传和表扬,对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环境卫生“脏、乱、差”问题得不到有效改进的地方和单位予以曝光,促进爱国卫生运动的扎实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