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各类学校防震减灾教育的通知
(泉政办〔2008〕23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泉州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单位:
为加强防震减灾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增强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及师生对地震等突发灾害的应对能力,提高广大师生防震减灾意识,根据市政府第33 次市长办公会议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各类学校防震减灾教育工作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做好学校防震减灾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深入开展各级各类学校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有利于增强广大师生及全社会识别地震谣传、防御地震灾害、提高自救互救能力,对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各类学校要认真吸取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经验教训,切实重视防震减灾工作,按照“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原则,扎实稳妥地抓好各级各类学校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确保宣传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二、多形式深入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
各地各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结合实际,把防震减灾知识作为专题教育的内容,列入学校德育管理、教学计划,形式多样地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
1、实施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课堂。通过把防震减灾知识纳入安全教育课程或在其它学科教学活动中有机渗透等,有计划地开展地震灾害知识教育,组织学生学习防震减灾常识和应急避震知识,实现防震减灾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2、广泛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普及。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学校广播站、电视台、校园内部网等,宣传地震知识、开展广播讲座、组织观看地震科普影视片等,对师生进行地震常识宣传,通过以点带面、整体联动,强化宣传效果。
3、组织丰富多彩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开展科技竞赛、科技夏令营、兴趣小组等课外、校外科技活动,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地震等部门的组织和指导下成立地震兴趣小组,分期分批组织师生参观科普知识展馆以及模拟地震振动平台,对广大师生进行防震减灾基础科学知识、地震自救和紧急避险技能的教育。
4、深化抗震救灾精神教育活动。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报告会、学习会、座谈会等多种形式,继续深入开展“学英雄、尚师德”教育活动和学习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活动,广泛学习、宣传抗震救灾优秀人民教师和英雄少年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质,使抗震救灾精神成为广大师生的宝贵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