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引进大型物流企业,促进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大力推进全市大物流、大贸易体系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设立总部或分支机构,支持邢台物流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形式加强与境外企业合作,提高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领域和空间。加快推进传统物流企业转型,培育和壮大现代物流骨干企业,扶持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技术装备先进、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加快发展。引导、鼓励和推进工业企业物流业务剥离,成立专业化物流公司,开展企业和社会的物流业务。
(三)强力发展旅游业,建设区域旅游度假休闲中心
按照“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增强特色;适应需求、适度超前”的旅游产业发展指导方针,集中力量打造“山水太行”、“文化古都”两大旅游品牌,突出“山水风光游”、“红色文化游”、“观赏农业游”、“古城文化游”四大旅游特色。整合各类旅游资源,以延长游客在邢停留时间为目的,重点围绕吃、住、游、购、娱、行,完善餐饮、住宿、娱乐、购物场所等旅游基础设施,改善旅游发展环境,建设精品旅游线路,提升景区景点品位,提高旅游整体水平。到2010年,全市旅游服务业总收入达到80亿元,年入境游客总量达到800万人次,逐步把邢台建设成为全省具有发展活力和竞争力的新兴旅游城市。
--全力打造 “山水太行”旅游品牌。围绕百里太行旅游带的开发建设,重点规划建设好太行山区六大旅游区:以探险、登山、观光休闲游为主的天河奇峡旅游区;以红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游为主的前南峪旅游区;以自然风光游为主的太行奇峡群旅游区;以地质观光、科普教育、度假会展为主的崆山白云洞旅游区;以宗教朝圣为主的北武当旅游区;以道教文化、民俗文化为主的扁鹊庙旅游区。
--打造文化古都旅游品牌。围绕邢台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发,展现古城厚重的历史和文化风貌,重点规划建设好清风楼、开元寺、皇寺古镇、玉泉寺、张果老山等景区;注重深层次文化内涵的挖掘,着力打造古城郭守敬文化、牛城文化、民俗文化、七夕文化、饮食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特色,体现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提升古城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开发建设东部平原民俗和历史文化旅游品牌。重点恢复建设好柏乡汉牡丹、南宫普彤寺、大唐皇陵、沙丘平台、义和团纪念馆、太平道乐、武大郎悬棺等景点,形成集文物遗迹鉴赏、民风民俗观光、生态休闲农业观赏、武术文化交流、民间乐器展销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旅游区。
--加强旅游网络建设。加强与石家庄、邯郸、聊城等周边地区景区、景点和旅游线路的建设,共同打造具有中原文化旅游特色的大旅游区。加强市内各部门和各县(市)在大旅游体系建设和旅游资源开发领域的合作,共同打造吃、住、行、游、购、娱服务功能配套齐全的旅游区。加强旅游观念、旅游体制、旅游宣传、旅游规划等领域的创新,打造旅游服务业发展的新优势,创造旅游服务业发展的新环境。
(四)着力发展现代金融业,建设区域金融中心
以做强做大金融服务业,建设区域金融服务中心为目标,不断优化金融服务结构,改善金融服务环境,拓展金融服务领域,健全货币、资本和保险市场体系,提高金融服务水平,逐步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诚信可靠、安全高效的金融发展新格局,实现向金融强市的跨越,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加强地方金融机构建设。推进金融创新,开发金融产品;充分发挥银行融通资金主渠道的功能和作用,构建起高效、健康、安全、主体多元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快保险创新发展,探索商业保险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方式。积极发展、做强做大地方金融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促进市商业银行稳步健康发展。积极引进股份制银行来邢设立分支机构。积极发展期货、资本管理、金融租赁、金融公司、财务公司等各类金融服务机构;加强风险资本体系和中小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