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浙江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关于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标准化“回头看”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

  (二)标准化工作开展不平衡。一是地区性差异大,杭州、宁波、湖州等市,安全标准化工作推进、督促、指导有力,工作进展快,辖区内多半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通过了市级达标考评。而个别地区工作进度相对滞后;二是行业性差异大,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已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而危险化学品经营的安全标准化工作还没有完全展开。
  (三)达标考评不够严。由于专家人数较多,部分专家参与考评实践少,对整体的考评尺度把握参差不齐,再加考评时间短促,往往一家企业的达标考评时间只有多则一天,少则半天,有些问题没有认真核实和发现,存在达标考评低标准、宽要求的现象。
  (四)安监部门在督促、指导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方面,力度还不够,对达标考评工作监督管理还不到位,没有及时掌握考评工作的实时情况,对考评过程中存在的低标准、宽要求的现象未能及时予以纠正。另外,大部分安监部门用于安全标准化专项经费如达标考评专家劳务费用支出仍没有落实,给安全标准化的推广、实施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各级安监部门要充分认识安全标准化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实用性和长期性的工作,结合当前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结合贯彻国务院安委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08〕26号),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推进我省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标准化工作,保障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发展。
  (二)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安全标准化工作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对认真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并取得实效的企业,除给予发证、授牌、表彰等鼓励措施外,还应给予公共责任、社会信誉等方面的认可和有关安全许可、安全技改项目、安全费用、风险抵押金等方面的政策倾斜;对安全标准化工作开展不力的企业,除给予通报批评,还可采取不予安全许可、不予享受政策倾斜等措施。
  (三)进一步加强宣贯培训工作。对有关安全标准化的规范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宣贯培训,让企业法人和安全管理人员进一步了解开展安全标准化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安全标准化基础业务知识,壮大企业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队伍。并针对危险化学品企业的共性,突出重点,进行重大危险源管理及风险评估、评价等专项培训,让企业能自主进行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评价,落实有效防范措施。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