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河北省农业厅关于切实加强小麦后期田间管理的通知

河北省农业厅关于切实加强小麦后期田间管理的通知
(冀农粮发[2008]14号)


各设区市农业局(张家口、承德不发):
  目前,我省小麦开始灌浆,已经进入生长后期,这一时期是形成产量的重要生长阶段。维持旗叶和倒二叶不早衰,延长绿色功能期,保持较强的光合作用强度,对提高粒重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小麦开花以后,根系的活力开始衰退,延缓根系衰老,保持根系较强的吸收水分和养分的功能,有利于提高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和持续时间。当前我省小麦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保根、保叶,防早衰,增加粒重,重点措施是防干热风、浇好灌浆水和适时防治病虫害。因此,各级农业部门要指导农民加强后期田间管理,切实做到小麦丰收不到手,管理一天不放松。
  一、预防干热风危害。小麦生长后期,我省常发生干热风灾害,导致小麦粒重降低,叶片加速衰老死亡。干、热、风三因素中,高温是诱发小麦叶片早衰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相对湿度和风速。干热风一般分为轻级和重级两类,轻级干热风的气象指标是:日最高气温≥32℃ ,14 时相对湿度≤30% ,风速≥2-3 米/秒;重级干热风的气象指标是:日最高气温≥35℃,14时相对湿度≤25% ,风速≥3 米/秒。一般认为,若同时出现气温≥30℃、相对湿度≤30% 、风速≥3米/秒的气象条件,即为发生了干热风。轻级干热风会使小麦千粒重下降1-3 克,减产5% - 10% ;重级干热风会使小麦千粒重下降4-5克,减产10%-20% 。试验表明,在小麦灌浆初期和中期,向植株各喷一次0.2% - 0.3% 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能提高小麦植株体内磷、钾浓度,增大原生质粘性,增强植株保水力,提高小麦抗御干热风的能力。同时,可提高叶片的光合强度,促进光合产物运转,增加粒重。因此,各地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干热风危害。要指导农民将杀虫剂、杀菌剂与磷酸二氢钾(或其他的预防干热风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微肥)等混配施用,从而起到“一喷三防”(即一次施药,达到防病、治虫、防干热风)的目的。
  二、浇好灌浆水。从开花到成熟期,小麦需水强度最大,需水量最多,约占全生育期需水量的35% 左右。小麦开花后10-15 天灌浆初期浇水,有利于延长叶片和根系的功能期,保持较高的灌浆强度;有利于降低麦田温度,增加土壤湿度,提高小麦抗御干热风的能力。但要避免大风天浇水,以防倒伏。同时,对于土壤肥力不足的中产麦田,在小麦灌浆初期喷1%-2% 的尿素溶液,能有效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千粒重。


第 [1] 页 共[2]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