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熟悉混凝土结构围护墙体的连接与构造
3.3 熟悉钢结构围护墙体的连接与构造
3.4 熟悉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的连接要求
4.参考资料(结构)
1.《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结构》
2.《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2001)
3.《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4.浙江省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15-2003)
5.浙江省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331038-2007)
6.《建筑节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7.《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三、给水、排水专业
1 给水
1.1 了解给排水专业节能措施中的重点分为冷水和热水二个部分。
1.2 熟悉给水设计中用水定额的合理确定,应根据不同的建筑类型及水资源状况确定用水量的取值。
1.3 掌握如何合理地确定供水系统。
a. 尽量利用市政水压供至合理楼层;
b. 确定合理的分区范围。
1.4 掌握如何合理地确定加压供水方式,分析和理解各种方式的优缺点和适宜场合。
a.水泵水压加压方式;
b.气压供水方式;
c.变频调速供水方式;
d.管网叠压式供水方式。
1.5 掌握供水设备的选型。
a. 水泵的合理选型;
b. 气压供水设备的选型;
c. 变频调速泵组的选型;
d. 管网叠压式供水设备的选型。
1.6 熟悉各类节水器具、仪表。
a. 坐便器水箱容积不大于6L;
b. 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咀,感应式小便冲洗阀等;
c. 大专院校、工业企业卫生间、学生宿舍卫生间等应采用刷卡式用水。
2.热水
2.1 选择热源
a. 熟悉集中热水系统的热源选择原则:
工业余热、地下热水资源、太阳能热水系统、地下水水源热泵、热网。选择热网时应注意是否是仅在采暖季节开通的热网。
当上述条件不存在或不合理时,可采用专用蒸气或热水锅炉制备热源。也可采用燃油、燃气机组制备热源或直接供给生活热水。
b.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选择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