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陕发〔2008〕2号 2008年1月18日)
增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事。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我省青少年体育工作,增强青少年体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青少年体育工作
(一)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充满活力,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方面。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近年来,随着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青少年体育事业得到了较快发展,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青少年营养水平和形态发育水平逐步提高。但是,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等因素影响,青少年体育工作还没有放在应有位置,学校、家庭和社会普遍存在重智育、轻体育倾向,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休息和锻炼时间难以保证。另一方面,青少年体育锻炼条件难以得到保证,体育教师数量不足、学历层次偏低;体育经费投入不足,设施和器材严重短缺;体育课开设不齐,教学质量不高。由此,导致青少年体能与运动素质持续下降,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青少年超重与肥胖比例迅速上升。青少年时期是身心健康和各项身体素质形成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切实解决,必将严重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品德培养和幸福生活,影响我省全民健康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把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体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采取坚决有力措施,切实抓紧抓好。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目标之一,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积极开展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大学校体育工作经费投入,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活动网络;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形成广大青少年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和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