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进一步加强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针对“五一”、“十一”、“中秋”、“元旦”、“春节”等重要节日、重大活动期间食品消费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食品安全问题,扎实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依法查处假冒伪劣、有毒有害、过期变质、无QS标志等食品,确保节日期间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7.进一步加强腐竹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以腐竹、腐皮、腐丝为重点品种,按照堵疏结合、规范与发展并重的原则,继续深入开展腐竹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严格豆制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不断提高腐竹质量。
(三)食品安全宣传教育项目
1.继续推进食品安全知识进农村活动。利用暑期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通过宣传教育,使农民群众了解科学种植养殖、安全使用农药兽药以及安全消费等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增强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提高农民科学种植养殖水平和食品安全素质。
2.继续推进食品安全知识进社区活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和通讯手段,定期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和发布消费警示信息。通过宣传教育,使社区居民了解食品原料、储藏、制作、烹调等食品安全基本常识,增强辨别假冒伪劣食品的能力,养成科学饮食、安全消费习惯。
3.继续推进食品安全知识进学校活动。开展中小学食品安全有奖征文活动,推进科学饮食知识进课堂,定期开展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讲座。通过多种形式的有效宣传教育,使中小学生树立食品安全意识,掌握辨别假冒伪劣食品常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4.继续推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加大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的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力度,进一步强化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有效引导和促进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为消费者提供安全优质的食品。
5.继续推进食品安全宣传报道工作。组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保障食品药品安全采取的有力措施、取得的显著成效、建立的有效机制和制度;开设专栏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发布食品安全警示信息。适时曝光一些食品违法典型案件,震慑违法犯罪,激励人民群众参与监督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食品等不法行为的积极性。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月、宣传周以及食品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四)保障药品安全项目
1.加强药品注册监管,从源头保证药品质量安全。监督企业严格执行《
药品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28号),保证药品注册申报资料的真实性,从源头上保证药品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