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清理整治超层越界开采。以煤、铁、铅、锌、钼、石灰石、饰面石材、建筑石料等矿种为重点,对所有矿山企业的开采活动进行全面清查,严肃查处超越批准矿区范围采矿等违法违规行为。县(市、区)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按照矿山年度检查报告制度(矿山年检)的要求,切实落实矿山交换图制度,矿山企业必须提交有资质的测量单位对所属开采矿山进行实测的井上井下对照图。对发现或经举报查实的超层越界开采违法行为,要责令停产整顿并依法处罚,对连续二次以上超层越界开采的采矿权人,要坚决吊销其采矿许可证,并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对提供虚假测量资料的采矿权人要责令停产整顿并限期提供真实测量资料;对提供虚假测量资料的测量单位,要函告省测绘局依法查处。通过清理整治,促进采矿权人严格按照审查批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开采设计)组织开采。
(三)清理整治非法转让矿业权。对2005年至2007年矿业权转让情况进行全面清查,重点清查炒买炒卖探矿权、采矿权,将矿山整体或分割承包给其他业主开采行为。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认真组织清查工作,对不符合转让条件非法转让探矿权的,没收违法所得,吊销勘查许可证;对符合转让条件,未经批准擅自转让探矿权、采矿权的,要限期整改,没收违法所得和依法处罚,限期整改不合格的,要吊销勘查许可证或采矿许可证,并报请当地政府予以强制取缔关闭,函告相关部门吊(注)销有关证照。对将采矿权擅自承包给他人开采的,要责令其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和依法处罚,对限期整改不合格的,要吊销采矿许可证,并报请当地政府予以强制取缔关闭,函告相关部门吊(注)销有关证照。对发现的采矿权所有者与实际开采者产权不清,职责不明等问题,要限其在三个月内予以纠正;逾期不纠正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收回采矿权,并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
(四)清理整治矿山环境污染和安全生产隐患。重点检查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责任机制、矿山安全生产制度落实情况,特别是矿山“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缴纳和治理方案编制实施情况;禁采区内开采矿山关闭情况;省定最小开采规模执行情况;铅锌矿山采矿许可证到期后停产情况。环境保护部门对污染破坏环境、违反“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的矿山企业,要责令其停产整顿,对情节严重或停产整顿不合格的,要函告相关部门依法吊(注)销证照,并提请当地政府坚决予以关闭。安监部门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存在安全生产隐患的矿山企业,要责令限期整改,对在限期内经整改仍达不到要求的,应暂扣其安全生产许可证,并责令其停产整顿,对经停产整顿仍达不到要求的,应提请当地政府予以关闭,函告相关部门依法吊(注)销证照。当地政府决定关闭的其他开采矿山,要通知相关部门依法吊(注)销相关证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采矿权人未按规定缴纳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和编制治理方案的,不予通过年检,并限期整改;对至2007年底达不到省定最小开采规模的矿山,以及违反矿产资源规划,在禁采区内开采的矿山,要提请当地政府组织关闭;对采矿许可证到期的铅锌矿山要下达停产通知书,同时函告公安、电力、安监等部门停止供应火工品、电力,并做好停采矿山的监管工作。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