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绍兴市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2)利用现代通讯、信息网络等先进技术,加快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步伐。利用车载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网络等资源,建立高效灵敏、反应快捷、运行可靠的信息网络体系,及时掌握安全生产动态,为各级政府和安全监管部门工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5 完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
  (1)按照“统一规划、归口管理、分级培训”的原则,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整合培训资源,完善培训体系,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逐步建立由专业培训、职业培训、企业培训和社会化教育培训构成的,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优势互补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培训基地网络建设,合理布局安全生产三级、四级培训机构;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师队伍建设。
  (2)把握教育培训的内容、对象和方法,不断提高社会各个层次的安全生产知识水平。强化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培训教育,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纳入“五五”普法教育内容;每两年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组织对县(市、区)政府主要领导人和县(市、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进行安全生产专项培训;每年由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组织对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主要领导人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专项培训;每年组织对各级安全生产监管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各种形式的培训和轮训;依法组织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特别要强化对重点高危行业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加强对培训机构的监督管理,逐步做到安全培训“四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师资统一和考核标准统一),确保培训质量,强化责任意识;加强对企业单位安全生产各类培训教育的检查指导;广泛开展外来民工安全生产免费培训教育。
  (3)高度重视实际操作技能培训,建设安全生产训练基地。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生产知识技能培训,加强岗位操作技能训练,注重从实践中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综合素质,使从业人员熟练掌握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建设安全生产训练场所和基地,加大培训教育的硬件设施投入,不断提高培训教育质量。
  (4)加强安全生产专业人才培训力度,提升安全生产人才资源。加大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吸引懂技术、懂安全的人才进入安全生产监管领域和高危行业,对有硕士学历以上的专家专职从事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和担任安全监管工作的发放政府性安全津贴;加强对安全生产评估人员、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培训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使各类安全生产专业人才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
  3.6 建立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体系
  (1)建立完善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网络建设,完善市、县(市、区)、乡镇、企业四级监控管理网络。强化重大危险源普查、登记、建档等工作,完善重大危险源资料库建设,全面掌握全市重大危险源的类型、分布情况及变化趋势,实施跟踪监控管理。
  (2)加大对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的硬件设施投入,提高监管科技水平。到2008年,建立政府重大危险源网上申报、登记建档和管理系统;推动企业建立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及监测监控系统,实现对重大危险源的有效监管。通过实时监管及时进行事故预警,保障应急救援及时到位。
  (3)落实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责任,严格监管。依法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检测监控,定期组织专家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评估;对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分布状况进行调查摸底,对存在事故隐患的重大危险源,采取控制措施,防止发生事故。
  3.7 建立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机制
  (1)切实落实安全生产属地监管责任,强化重大事故隐患的治理。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辨识、报告、控制、整治、评估、备案等制度;扎实开展事故隐患的排查,对本辖区、本单位内存在的安全事故隐患,要及时予以公告公布;建立完善重大事故隐患治理责任追究制度,对整改不力造成事故的责任人依法追究责任。
  (2)加强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以科学态度切实消除事故隐患。制定重大事故隐患整改计划,组织、协调、督促、落实整改工作;对短期内难于彻底消除的重大事故隐患,要登记建档、评估分级,严密监控,落实整改责任、监管责任、整改时限和整改资金,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