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甘州区有年金龙马铃薯全粉加工生产线扩建。在现有生产能力6000吨的基础上,扩建马铃薯系列产品加工1.4万吨,达到2万吨。
(3)山丹县瑞达淀粉加工生产线扩建。在现有加工能力1万吨的基础上,扩建生产线一条,使总加工能力达到2万吨。
(4)民乐县爱味客马铃薯食品加工生产线建设。建成年加工能力10万吨全粉生产线,20万吨法式薯条生产线。
4、仓储设施建设。采取土洋结合的办法,以农户贮藏为基础,大力引进开发适宜千家万户贮藏的先进仓储设施和技术,以企业和客商、协会、合作组织为主,积极发展大型仓贮设施建设,三年内使我市的马铃薯仓贮能力达到50万吨以上,提高我市马铃薯产业的整体效益。
5、流通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种薯、专用薯流通体系建设力度,做好种薯市场和专用薯市场的拓展和开发工作。一是通过整合项目和资金,建设仓贮设施配套、集约化程度较高、信息网络配套的马铃薯专业批发市场3个。二是引导扶持和规范发展10个乡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成跨乡村、县区的马铃薯行业协会1个,培育一批马铃薯运销经纪人、贩销大户,为农户及时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帮助产销双方信守合同契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强化技术培训,推动马铃薯产业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
三、保障措施
1、制定优惠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围绕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这篇大文章,认真研究制定优惠扶持政策,支持产业发展的重点环节。选择一批有带动力、影响力、支撑力的重大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扶持。有效整合省上下达的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科技增粮项目资金、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农业科技专项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财源建设和乡镇企业发展资金,在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优先用于支持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配套、农机具研制、企业贮藏设施建设、马铃薯产业协会、龙头企业技术改造、生产基地水利设施建设等项目,夯实发展基础。
2、创新运行机制,加快服务体系建设。要积极鼓励科技人员以带职承包、带资租赁、合股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马铃薯产业化经营,服务马铃薯产业发展;着力营造产业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广泛吸收和有效利用外来资金和民间资金,促进马铃薯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范运营行为,提高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能力;加快建立信息、技术、龙头企业为一体的产业发展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