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组培快繁中心改扩建。利用现有基础,新建、改建马铃薯快繁中心,使全市脱毒微型薯总生产能力达到8500万粒以上。
(2)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以山丹、民乐海拔2300米以上的山丹军马场、马营、霍城、洪水、永固、南丰、民联等地为重点,建成10万亩马铃薯原、良种繁育基地。重点建设原种隔离网棚和良种贮藏库。
2、生产基地建设。坚持“沿路沿线、集中连片”的原则,引导农户建立连片示范点,带动规模发展。力争在三年内,以山丹县李桥、老军、民乐县永固、新天、南古、三堡等,甘州区安阳、花寨,高台县新坝为主建设专用薯生产基地60万亩;甘、临、高三县(区)川水区建设鲜食薯生产基地5万亩。重点建设以下项目:
(1)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要把推进农业标准化与生产基地建设结合起来,进行标准化管理,逐步完善“公司+ 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机制,实现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带动基地规模发展,力争全市马铃薯标准化生产面积突破60万亩。在生产基地重点建设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引导农户使用优质脱毒种薯、起垄覆膜栽培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及配方施肥技术,提高马铃薯产区优质高效生产能力。
(2)马铃薯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依托现有基础条件,高起点、高标准引进马铃薯品质监测设施,建成张掖市马铃薯质量检测中心。积极开展生产基地认定、产品质量认证,努力打造绿色基地和名牌产品,不断提升我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质量。
(3)马铃薯生产机械化作业工程建设。针对马铃薯生产实际,瞄准科技前沿,加快研究新型机具步伐,开发一批适合我市生产特点的马铃薯播种、收获机械,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技术,提高机械化耕作水平。
(4)马铃薯综合丰产栽培技术体系建设。按不同生态类型、生产条件,商品薯的不同用途,建设中心示范区,引导农户使用脱毒种薯、高垄覆膜、膜上覆土、机械化耕作、旱作节水、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提高产业的科技含量。
3、龙头加工企业建设。坚持内引外联,抓大扶强的原则,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制定优惠政策,继续引进和扶持兴建一批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马铃薯淀粉、全粉加工企业,力争年订单率达到种植面积的80%以上,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市场基础。近期重点建设以下项目:
(1)德农马铃薯淀粉加工生产线建设。新建年加工生产1万吨马铃薯全粉生产线一条。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