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大土地支持力度。建立项目投资密度和用地控制指标、土地出让价挂钩制度,根据不同的产业集群确定不同的用地控制指标和土地最低出让价。各县(区)政府、萍乡经济开发区可根据各自条件,从其地价的留成部分中给予产业基地开发主体一定比例的返还,配套设施的建设用地地价按工业用地地价缴纳。
(三)工作措施
1、抓好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加大协调服务力度,通过指导项目办理环境保护、规划定点、土地使用、安全生产等许可手续,构建项目报建“绿色通道”服务体系,加快项目报建进度,协调落实项目资金,推动重点项目尽早尽快开工。
加快推进一批重点续建项目建设,主动为项目服务,建立项目定期汇报制度,掌握项目建设进展的第一手材料,及时协调各有关部门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问题。确保一批项目投产。
加强组织策划研究,围绕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等重点发展产业,策划储备30项上下游配套项目以形成产业链,加快一批重点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2、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实施工业品牌战略
技术创新是推进我市工业发展的主动力,要围绕支柱产业关键技术的开发重点抓好40项新产品开发项目和10项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并争取其中20项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推动全市工业技术创新水平迈上新台阶。
大力实施工业品牌战略。积极引导企业争创驰名、著名商标,加大商标专用权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商标违法行为,促进品牌企业做大做强。
3、建立扶优扶强机制,着力培育龙头企业
在各产业中选择一批高成长性的企业,从政策、要素、环境等诸方面给予支持,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扶优扶强机制,促进快速做大做强,成为本行业的龙头骨干企业,形成市场竞争的优势和合力,遏制行业内部恶性竞争现象的发生。
4、加强工业经济运行调控
进一步加强经济运行调节,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保证经济平稳发展。建立经济运行的监测、预测、预警机制,进一步完善、强化工业经济运行监测手段,提高监测、预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企业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继续坚持月度分析和重要情况报告制度,密切关注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针对突出矛盾,提出对策建议,加强预调和微调。把冶金、机械电子、煤炭及煤化工、建材陶瓷等重点行业以及强优企业、重点企业,钢铁、客车、焦炭、电瓷等重点产品作为监测的重点,加强协调和服务,引导重点行业和企业持续快速平稳发展。
努力缓解电、煤、油、运供应紧张的问题。
电力:到2010年,全市供电量将达到50亿千瓦时,最高用电负荷达到105万千瓦。“十一五”期间萍乡电网将新建500千伏变电站1座,变电容量75万千伏安;新建500千伏线路2条,长280公里。新建220千伏变电站5座,变电容量123万千伏安;新建220千伏线路22条,长197公里。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3座,变电容量73.8万千伏安;新建110千伏线路44条,长275公里。到2010年,萍乡地区将有500千伏变电站1座,变电容量75万千伏安,以双回500千伏线路辐射接入江西主干电网;220千伏变电站8座,变电容量165万千伏安,以萍乡电厂和500千伏变电站为电源注入端,形成分布于城区外围的双环形主网架结构的地区主干电网;110千伏变电站29座,总变电容量为162万千伏安,分布于以22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7大供区内。萍乡地区“十一五”期间电网建设的总投资将近19亿元。
电煤调运:着力化解铁路运输瓶颈制约,努力建立电煤供应长效机制。积极做好电煤调运服务和协调工作,确保我市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期间的发电用煤,保证电厂煤炭库存不低于5万吨,推进电煤储备中心建设。
成品油供应:到2010年,全市成品油市场需求预计达到22万吨,加油站总数达到200家,油库总容量达到3万吨。为增强我市成品油供应,省成品油流通体系“十一五”规划已安排从湖南株洲铺设一条至萍乡的成品油管道,要争取这一管道尽快铺通供油。着力抓好成品油资源调运工作,确保成品油稳定供应;继续推进成品油市场建设及市场整治工作。
运输:力争铁路运输请求车满足率要达到90%以上,重点保障企业请求车满足率不低于95%;重点物资(煤炭、粮食、石油、化肥、抢险救灾等物资)请求车满足率达到95%以上,到2010年,铁路年装卸能力达到5000万吨。
5、大力激活四个投资主体,破解资金“瓶颈”问题
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激活国有资本投资主体。坚持国有资本在工业领域内“有进有退、进而有效、退而有序”的原则,通过租赁、兼并、股份制改造、拍卖、破产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市属国有工业企业进行改制,大力盘活现有国有资产存量;充分利用国有资本在支柱产业和优势领域内的带动作用,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催化和放大功能,吸引外部资金购买、投入,达到改制一个企业、壮大一个产业的目的。
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激活外商投资主体。通过整合传统优势资源,筛选包装一批好的项目向外推介,着力抓好重大工业项目、高新技术和外资项目的招商工作,为萍乡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和更具吸引力的优惠条件,鼓励和支持萍钢、萍矿、萍电等驻萍大企业继续加大对萍乡工业的投资力度,激活驻萍大企业投资主体。创造一切条件争取萍钢每年在萍乡的新增投资不少于十亿元,萍矿每年在萍乡的新增投资不少于五亿元,全力支持萍乡电厂新上两台30万千瓦发电机组。
鼓励全民创业,大力激活萍乡民间资本投资主体。认真贯彻落实萍发(2007)3号《关于促进全民创业,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通过倡导全民创业引导民间资本投向工业领域。
6、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为工业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进一步转变落后的人才观,树立以能力和业绩论人才的新的人才观。把人才资源发展放在赶超发展的突出位置,树立经济要赶超人才是关键的观念。充分认识企业技术和管理人才是当前最紧缺、最急需的人才资源,尤其缺少懂工业、善管理的人才。从政治上提高企业人才特别是民营企业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声誉,切实营造出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的社会氛围。
|